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

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

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

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

是日告秋朔,暑絺稍轻便。

瞩远喜野旷,讨幽忘道绵。

维南孤崒嵂,中有西方仙。

铁干万树古,金界千柱坚。

湿藓滑侧磴,密荔凉深泉。

道人瘦如腊,不见今三年。

翠琰壁奇刻,丹涂架穹椽。

脩竹洗人心,焉知红尘天。

谑剧酒若失,机捷诗易圆。

致爽潇洒阁,俯视乌龙颠。

过帆倏灭没,聚市常熬煎。

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与语若未对,风至忽粲然。

斗牛之所莅,吴越封疆连。

自泰伯勾践,以至衣锦钱。

成败亦屡矣,变化若浮烟。

嗟哉声利徒,群蚁争微膻。

吾侪方寸中,皎月澄寒渊。

少迷逐众嗜,晚悟羞前愆。

会当摆俗鞅,来此禅窗眠。

(0)
翻译
策马离开喧闹的街市,乘船漂浮在广阔的河流上。
几位官员们,夸赞我领先前行。
杉木漆黑的山坞,肥沃的稻田一片。
篱笆边孩子们梳着小辫,肩并肩地观看行人。
这一天宣告秋天的到来,暑气稍微减轻。
远望野外开阔,探索幽静之地忘记道路漫长。
南方孤独的高山,其中有西方的仙人。
古老的铁干树木,坚固的金色宫殿。
湿漉漉的苔藓,滑溜的石阶,清凉的深泉。
道人瘦得像腊肉,已有三年未见。
碧玉般的墙壁刻有奇特的图案,红色的梁架高耸。
修长的竹林洗涤心灵,谁能想到这是人间。
玩笑和饮酒仿佛失去常态,诗歌创作轻松自如。
清爽的潇洒阁,俯瞰乌龙山的顶峰。
过往船只瞬间消失,市场人群常常忙碌。
十八公坐在窗前,老藤环绕着他。
交谈时似乎不投机,风来时他忽然笑容灿烂。
这里曾是斗牛之地,吴越两国的边界相连。
从泰伯到勾践,再到衣锦还乡的钱塘江。
成败更迭频繁,世事如浮云般变化。
唉,名利之徒只顾争夺微小的利益。
我们内心深处,如同明月照耀寒冷的深渊。
年轻时迷失于众人喜好,晚年醒悟对过往的愧疚。
将来定要摆脱世俗束缚,来这里禅修静养。
注释
喧阓:热闹的市场。
榜舟:撑船。
冠盖:官员们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秋朔:秋季的第一个朔日,指初秋。
维南:在南方。
铁干:形容古老而坚硬的树木。
湿藓:潮湿的苔藓。
斗牛:古代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指星宿名。
泰伯:周朝始祖之一,让位给弟弟季历。
衣锦钱:比喻衣锦还乡,荣耀归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夏季的一个清晨,骑马出城门,乘舟游弋于广阔的河川之中。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从自然景观到人物活动,都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开篇“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展示了诗人出行的情状,“冠盖二三子”则透露出同行者众多,且都是一些年轻有为的士人。他们共同的目的似乎是为了追寻古人的足迹,故“谓我扬先鞭”。

接下来,诗中细致描绘了田野景象,“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生动地表现出夏季农作的忙碌与丰饶。同时,“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则描绘了乡间劳作的情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是日告秋朔”,诗人感慨于夏末秋初之交,天气渐转凉爽。接着,“瞩远喜野旷”、“讨幽忘道绵”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对远方山水的渴望。

“维南孤崒嵂”,“中有西方仙”,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充满了神话色彩。以下,“铁干万树古”、“金界千柱坚”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再接“湿藓滑侧磴”、“密荔凉深泉”,则是对这仙境中自然之美的一番细腻描写。

“道人瘦如腊”、“不见今三年”,诗人表达了对于道人的景仰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紧接着,“翠琰壁奇刻”、“丹涂架穹椽”,则是对寺庙建筑艺术的一种赞赏。

“脩竹洗人心”、“焉知红尘天”,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述,表达了净化心灵、超脱世俗的愿望。而“谑剧酒若失”、“机捷诗易圆”,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饮酒畅谈的喜悦。

“致爽潇洒阁”、“俯视乌龙颠”,描绘了诗人在高阁之上,俯瞰下方景色的自得。接着,“过帆倏灭没”、“聚市常熬煎”,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诗人提及了一位长者,似乎在表达对于生命长久和智慧积累的赞美。而“与语若未对”、“风至忽粲然”,则是对自然界中风的描述,以及它带来的突如其来的变化。

最后,“斗牛之所莅”、“吴越封疆连”,诗人提及了特定的地理位置,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紧接着,“自泰伯勾践”、“以至衣锦钱”,则是对历史人物和物质财富的一番回顾。

“成败亦屡矣”、“变化若浮烟”,诗人感慨于世事无常,成功与失败都如同过眼云烟。而“嗟哉声利徒”、“群蚁争微膻”,则是对那些只追求名利之辈的讽刺。

“吾侪方寸中”、“皎月澄寒渊”,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自省和宁静,以及对明月清光的欣赏。而“少迷逐众嗜”、“晚悟羞前愆”,则是诗人对于过往迷失与现今醒悟的一种反思。

最终,“会当摆俗鞅”、“来此禅窗眠”,诗人表达了要摆脱世俗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平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可惜·其二

出处因雠敌,平生烈士雄。

道孤难自立,才拙易为穷。

众鸟啁啾里,文鸾困抑中。

江潭思见放,复守蕙兰丛。

(0)

赠曹行人·其一

故人同作客,三值桂林秋。

忽似湘漓水,分为南北流。

连枝有朱萼,结驷至炎洲。

相见知无故,蠲余一片愁。

(0)

柑·其一

向腊黄柑贱,船船四会来。

甜因南雪得,香以小寒开。

玉爪宜阳擘,冰盘拟尽堆。

芬芳堪作颂,恨少楚臣才。

(0)

示洪儿·其一

汝龄方四岁,留命到明年。

我自为慈母,儿应得所天。

一丝悬祖德,万里返中田。

安得而成立,衣冠在客前。

(0)

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其五

关山行万里,旌节驻三年。

一将书生任,孤军绝域悬。

粮空难杀马,水恶易崩船。

歌尽思乡曲,毡帏冻不眠。

(0)

湘中作·其二

频因衡岳失,尽见水湾环。

九向潇湘好,三从岣嵝攀。

花开人竞上,月出鹤方还。

欲谒祝融去,来春可得閒。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