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春藏冻核中,时来蜂蝶鬨东风。
万端变化根无极,一寸灵明裹太空。
妙处千江分朗月,飘然六合点飞鸿。
守玄知默交龙虎,肯泥丹炉子午红。
天地春藏冻核中,时来蜂蝶鬨东风。
万端变化根无极,一寸灵明裹太空。
妙处千江分朗月,飘然六合点飞鸿。
守玄知默交龙虎,肯泥丹炉子午红。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对道法修炼的神秘体验。开篇"天地春藏冻核中,时来蜂蝶鬨东风",描绘出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蜂蝶随东风而舞,传递着生命力与活力。
"万端变化根无极,一寸灵明裹太空"则是对宇宙万物无穷尽变迁的哲学思考,以及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深邃广阔。诗人以"一寸灵明"比喻心灵之清净与广大,超越了世间的凡尘琐碎。
接下来的"妙处千江分朗月,飘然六合点飞鸿",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精神境界的体验。诗人在这片刻感受到心灵与宇宙的融通,仿佛能够跨越时空,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两句"守玄知默交龙虎,肯泥丹炉子午红"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之道的追求和对内在真理的把握。"守玄"与"知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保持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而"交龙虎"则是修炼过程中与自然界神秘力量相通的象征。
"肯泥丹炉子午红"更深化了这种修炼之意,"丹炉"指的是内丹修炼的器具,"子午红"则暗示着阳光正午时分最为旺盛,喻示着心灵的光明与热烈。整体而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真理追求的坚定不移和对生命力源泉的把握。
总之,此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个人修炼体验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达到精神自在的境界。
游山苦无侣,独行亦自佳。
不羡篮舆稳,软草供蒲鞋。
小僧倚门问,客从何处来。
长啸不复答,露坐面山隈。
往谒玉岩翁,缟衣绝纤埃。
祠宫蔽风雨,碑碣荒莓苔。
四山壮幽閒,百感撄我怀。
先生竟何之,山猿朝夕哀。
出处非有意,于道相萦回。
翁看岭表人,白骨漫成堆。
所见明且哲,屡表乞归骸。
伫立三太息,归思落日催。
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