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楼历历算行藏,艰阻颠危暗自伤。
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怜三岁父云亡。
岭南蛊毒千山雾,燕北毡寒六月霜。
殿榜郡符皆画饼,空馀骨痛似金疮。
倚楼历历算行藏,艰阻颠危暗自伤。
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怜三岁父云亡。
岭南蛊毒千山雾,燕北毡寒六月霜。
殿榜郡符皆画饼,空馀骨痛似金疮。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癸巳生日二首(其二)》。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伤和无奈的生活图景。
"倚楼历历算行藏,艰阻颠危暗自伤。"
这里,"倚楼"给人一种孤独与远望的感觉,"历历算行藏"则显示出诗人对自己命运深切的思索和计算。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迷茫无序的担忧,以及面对艰难困苦时内心的自我伤害。
"孰怜三岁父云亡。"
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哀痛之情,"孰怜"即是“谁怜”的古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父亲的深切悲痛,尤其是在年幼时便遭受这样的不幸。
"岭南蛊毒千山雾,燕北毡寒六月霜。"
这里,"岭南"和"燕北"分别指代南方与北方,通过对比两地的自然环境——"蛊毒"(有害的生物)和"千山雾"(连绵不绝的迷雾),以及"毡寒"(严寒)和"六月霜"(夏日冰霜)——诗人抒发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殿榜郡符皆画饼,空馀骨痛似金疮。"
最后两句,通过"殿榜郡符皆画饼"这一形象,表达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失望。而"空馀骨痛似金疮"则是对内心深处的痛苦进行了比喻,"骨痛"象征着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家庭哀痛以及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感悟。
丈夫及壮辰,足迹遍川谷。
送子湖南去,佳胜付遐瞩。
渺渺洞庭波,盘盘衡阳麓。
朝鲙武昌鱼,暮听潇湘竹。
嗟此赤壁灰,悲彼长沙鵩。
双旌动秋色,俯仰如新沐。
境内三千里,候吏丰馆谷。
山水富奇闻,归借南游录。
密密墙头柳,凄凄野中露。
徘徊念远人,即目不成睹。
别离谁不然,相思逐流年。
日短愿夜长,梦中得相怜。
食荼知味苦,登高知路长。
耿耿怀隐忧,双轮绕柔肠。
客来异乡县,遗我一匹绢。
双手认封题,中有夫婿书。
上言紫貂弊,下言近瘦肥。
持刀欲裁衣,仍将比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