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
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
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首句“晴天杨柳丝千绪”,以晴朗的天气为背景,描写杨柳随风舞动,其丝条如织网般纤细而繁多,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
次句“淡月梨花玉一庭”则转换了视角,将焦点从远处的杨柳移至近前,描述了一场在微光月色下盛开的梨花,其白而不腻,如同洁净的玉石铺满庭院,既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也透露出一份宁静与清新。
三句“又是东风去时节”,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即春天之际,东风送暖,是万物复苏的象征。这里并未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去时节”四字,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末句“数声啼鸟不堪听”,则以“啼鸟”的声音作为春日景色的点睛之笔。诗人并非对鸟鸣感到不快,“不堪听”在这里更多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过于繁多、丰富而难以承受的感慨。这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映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感性和柔软。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春日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