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飘鸳瓦重,月上燕梁迟。
最是消魂处,明珠去掌时。
霜飘鸳瓦重,月上燕梁迟。
最是消魂处,明珠去掌时。
这首诗《悼亡儿六郎》由清代女诗人黄媛贞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霜飘鸳瓦重,月上燕梁迟”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象的凄凉来渲染内心的悲痛,霜重而月迟,仿佛连天地都为她的哀伤而迟缓。接着,“最是消魂处,明珠去掌时”,直抒胸臆,表达了失去孩子的极度痛苦和心灵的空虚。明珠去掌,比喻孩子离世,留下的是母亲无尽的思念与哀愁。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深刻地描绘了母子情深以及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