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只都城,灵襟晚更清。
春秋登耄耋,身世际升平。
杖屦兴亡事,溪山去住情。
寿堂秋宴合,兰畹入殊馨。
小隐只都城,灵襟晚更清。
春秋登耄耋,身世际升平。
杖屦兴亡事,溪山去住情。
寿堂秋宴合,兰畹入殊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京城的老人,其心境在傍晚时分尤为宁静。春秋两季,他已步入高龄,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国家的安宁。老人手持拐杖,脚踏木履,对历史的兴衰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自然山水的去留之情也流露于胸中。在寿宴上,他与宾客共聚一堂,享受着秋天的盛宴,庭院中的兰花散发出独特的香气,为这欢聚增添了几分雅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和平年代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
过雨溪流初瀰瀰,无风竹影自泠泠。
空余古柏庭前老,依旧寒山户外青。
惆怅祖师飞锡地,岩阿谁为一镌铭。
共坐石上苔,坐久溪阴转。
峰外晚林稠,山腹晴云散。
行客路正远,曦驭已西驰。
霜风吹草树,眇眇连荒陂。
如何羁旅怀,更值摇落时。
四序欻已晚,我生可无衰。
尚纡使吏袍,久负南山期。
吾庐岂固好,此身自安之。
胡为终岁别,使我心怕悲。
故园松菊荒,静计勿差池。
桑柘共平陆,过桥野色分。
冬序日向深,冒山多薄云。
惊飚入长林,黄叶久纷纷。
山前人有家,鸡犬时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