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岂虑秋光老,洗尽繁华越雅宜。
兴会悠然重九近,底殊五柳得诗时。
好山岂虑秋光老,洗尽繁华越雅宜。
兴会悠然重九近,底殊五柳得诗时。
此诗描绘了秋日山色之美,不因季节更迭而减色,反而在洗尽尘嚣之后愈发显得高雅宜人。诗人以“好山岂虑秋光老”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认为即便是秋天,山色也不会显得衰老,反而更加成熟与深邃。接着,“洗尽繁华越雅宜”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经过时间洗礼后的山色,更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雅致。
“兴会悠然重九近”,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时令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临近重阳佳节,心中自有一份悠然自得的情趣。最后,“底殊五柳得诗时”则以陶渊明的典故,暗喻自己如同五柳先生般,在自然中寻得灵感,创作出诗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古人重畎亩,有禄不待干。
德成禄自至,释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贫,本自足饔餐。
后世耻躬耕,号呼脱饥寒。
我生千祀后,念此愧在颜。
为农倘可饱,何用出柴关。
素持不杀戒,一视齐冤亲。
今遭此大恶,不报无天伦。
况闻曾子语,不取姑息仁。
实为不得已,挺身事经纶。
苟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
负固变诈者,我恕佛亦嗔。
直期后世后,弗忍为逆臣。
惟愿吾与汝,同归天德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