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平发悲吟,采之疗饥腹。
人貌岁不同,兴叹有荀昱。
远人陶渊明,酿酒不等熟。
醉把菊花枝,醅浊巾可漉。
屈平发悲吟,采之疗饥腹。
人貌岁不同,兴叹有荀昱。
远人陶渊明,酿酒不等熟。
醉把菊花枝,醅浊巾可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的《种菊(其一)》,主要通过屈原和陶渊明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屈平发悲吟,采之疗饥腹”借用了屈原的典故,暗示诗人可能在感叹自己的境遇,以菊花为食以解困;“人貌岁不同,兴叹有荀昱”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变迁,人事如梦,诗人荀昱的形象也引发了诗人的共鸣。
接下来,“远人陶渊明,酿酒不等熟”引用了陶渊明隐居不问世事,酿酒自乐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疏离。“醉把菊花枝,醅浊巾可漉”描绘出诗人想象中的饮酒场景,即使酒未熟透,也能借酒浇愁,以菊花为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古人典故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毛生辞辟命,王绩遁人群。
贤者讵可测,醉乡聊自云。
抗情干木石,著论逼河汾。
而我风尘质,依依愧所闻。
碧山随旧业,白日近浮云。
殷道求伊傅,周王化汝坟。
古风何契阔,吾志底辛勤。
耻掉留侯舌,羞称管氏勋。
民穷思圣世,身远恋明君。
落日天西梦,幽忧记不分。
龙蟠时必作,鹏息气方殷。
此意终难就,吾将迈紫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