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
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
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
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
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呈府判兄》,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生活中的愁绪。首句“端忧伤逝者”直接抒发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痛。接下来,“花事欲如何”以春天的花开花落象征生命的无常,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绪状态,春天的美景在愁苦中显得稀疏,只有借酒消愁后才能暂时缓解悲伤。溪边桃花初绽,象征生机,但诗人的心境却如“区木渐成窠”,暗示了生活的孤寂和困境。
最后两句“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表达了诗人试图振作起来,驱散心中阴霾的决心,希望能尽快摆脱哀愁,恢复开朗的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坚韧与期待。
南中山绝佳,所恨人烟稀。
略无好事人,结茅临深溪。
峰顶可月亭,岸石即钓矶。
空令烟中猿,挂崖弄涟漪。
山多人自少,人远山益奇。
我舟行不留,过眼山如驰。
过眼意已足,久留亦何为。
使君见处我何言,且上斯亭一笑还。
便有醒然新气象,何曾改却旧江山。
咏归风味谁知点,克己工夫未减颜。
个里诸生高著眼,仕和不仕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