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莼鲈不近名,尽谈鹏鴳未忘情。
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后还输茂苑莺。
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
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莫道莼鲈不近名,尽谈鹏鴳未忘情。
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后还输茂苑莺。
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
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其三)适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 莼鲈不近名,尽谈鹏鴳未忘情” 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未亲近名山大川,但内心却始终怀念着那些高洁如鹏鴳般的人物和美好的往事。这里的“莼鲈”和“鹏鴳”都是比喻,前者指代不著名的地方或平凡之人,后者则象征高尚、自由的精神状态。
“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后还输茂苑莺” 两句通过对酒宴游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欢乐中也无法忘怀过去的一种复杂情感。这里的“醉中”和“醒后”分别代表了在醉酒和清醒之间的情感波动,而“苕溪月”和“茂苑莺”则是自然景物,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 两句表达了对昔日英雄、豪杰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二豪”和“三杰”指的是历史上或文学中的伟大人物,他们如今都不复存在,这增添了一种时光流逝、英雄辈出的感慨。
最后一句,“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则是在说有朋友来询问诗人隐居的生活,诗人便邀请他共同饮酒,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享受。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邀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
年老逢春人更狂,不登高阜即平冈。
忘怀每怪言非浅,好睡还惊梦不长。
过市尘多如触雾,临窗花少胜焚香。
长将短发清晨理,又听钟声谒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