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
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
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
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暮春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抒情,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感慨与哲思。开篇“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两句,勾勒出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切感受。紧接着,“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人间的繁忙与自然界的宁静和谐相处,这里的“怵迫”指的是人世间种种烦恼和压力,而“景物无疏亲”则是说自然万物各司其职,没有隔阂。
下片“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两句,通过雨水的洗礼,描绘出春天万物更新的美丽画面。这里,“一雨后”指的是春雨过后的景象,而“满目皆怀新”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赏。
末尾两句“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閒人”,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诗人通过“风光”这一自然景象,感叹其美无需特别管理,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给那些能够静心欣赏的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超脱与豁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间暮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处之。
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
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
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
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
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
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
君之种菊用何法,几日化为璎珞云。
能令我来坐花下,意静不起一点尘。
当窗几枝更佳绝,布置妙与懒意亲。
隐几自足如宵晨。
蛙黎叹晚何用好,此老屈强老不驯。
群看神气淡如此,不知有秋何论春。
却恨与梅不相见,异时独立长悲辛。
回头一笑百感失,梅花突出苍江滨。
金支铁干各心照,共识百鍊冰霜身。
又怪梅花底入室,乃是坡老笔夺真。
坡老画梅寄真气,菊中岂无渊明魂。
花香墨影混濛际,想见二老同清尊。
评诗要到清净境,绮语不许污秋痕。
卷舌宁令被花恼,无使两公生笑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