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已过武陵》
《已过武陵》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

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

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

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

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

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

(0)
鉴赏

这首诗《已过武陵》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后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庭的深深眷恋。

首句“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诗人回忆起离家时的情景,榆树和柳树还未显露出春天的生机,暗示了离别时的萧瑟与不舍。接着,“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山水逐渐变得翠绿,但心中却如同与家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壁,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距离遥远,但家乡的人情味已经让诗人感到亲近。接下来,“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一句,诗人不仅感受到家乡人的温暖,也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爱意,这种自我认同感与对家乡的依恋交织在一起,更加丰富了情感层次。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尽管在外奔波,远离家乡,但家中还有亲人相伴,这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接下来,“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两句,诗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认为自然界的风、水、云、日都在以各种方式给予他关怀和陪伴,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诗意和感染力。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描述了诗人行进中的具体地点,监沅和铜江是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诗人行进的路线。最后,“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两句,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方,心中始终牵挂的是家人,而当距离家乡越来越近时,开始意识到家境的贫困,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对家的深厚情感,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则展现了诗人对子女的担忧,担心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在外的艰辛,这种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忧虑,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家庭的深情眷恋,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禅人写真求赞·其五十九

眉棱棱,眼烱烱。自爱情閒,人嫌面冷。

片云出岫之心,孤月濯潭之影。

绝怜百亿分身,恰满三千化境。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五十八

小雪纤纤洗霁色,新春冉冉入烧痕。

三千界现非佗物,百亿分身有妙门。

白云儿是青山用,青山父是白云根。

寄语白云数回首,青山免见瘦棱棱。

(0)

行月大师求颂

霁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点至灵虚且应,十方圆鉴照而冲。

床头炉篆浮寒紫,壁上龛灯对冷红。

个里宗乘消息在,蒲团纸帐旧家风。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十八

谁将活眼窥空劫,我道宗枝染浩春。

头角峥嵘藏不得,青原门下有祥麟。

(0)

行童搬土

童子聚沙为佛塔,而今搬土岂无功。

忽然觉后知非土,当处回头识本宗。

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时。

朝歌暮击三摩地,不久迷开解我机。

(0)

證道歌·其一七九

二十空门元不著,三乘五教都拈却。

指头消息甚分明,病瘉何须重点药。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