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眺望闲,远目遍江关。
河影摇城堞,吴云入楚山。
风高帆半落,书去雁空还。
正值莼鲈节,渔歌起近湾。
秋原眺望闲,远目遍江关。
河影摇城堞,吴云入楚山。
风高帆半落,书去雁空还。
正值莼鲈节,渔歌起近湾。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原野上的一次悠闲眺望,诗人站在江边,远眺四周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
首联“秋原眺望闲,远目遍江关”,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秋日的原野上,诗人独自一人悠然地眺望着远方,目光遍及江河与关隘,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河影摇城堞,吴云入楚山”,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河水的倒影在城墙的石缝中摇曳,仿佛是流动的画作;而远处的云彩则跨越了吴楚两州的山脉,将不同地域的景色连接在一起,展现出自然界的广阔与连通性。
颈联“风高帆半落,书去雁空还”,转而描写风中的帆船与南飞的大雁。高风中,帆船似乎半隐半现,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大雁南迁,虽然书信已寄出,但最终还是空自返回,暗含着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
尾联“正值莼鲈节,渔歌起近湾”,点出了时节与活动。正值莼菜与鲈鱼的季节,诗人听到了近处湾口传来的渔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家乡与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经年游宦思家乡,枕间魂梦长飞扬。
瓯越相望数百里,鱼雁来往安能常。
水绿莲红王俭幕,我愧才疏笔常阁。
居官不事羡长卿,执一无权犹子莫。
昔年姜被今独眠,何时更作三珠连。
左原风物亦不恶,溪莼抽丝蕨吐拳。
阿连春草诗篇好,劝我归来宜及早。
代笠亭前烟雨中,共把锄犁宁待老。
君不见蜂目英雄吞四海,血祀初期千万载。
稽山木像弃长江,逆溯波涛鬼无馁。
鸟喙辛勤十九年,平吴霸越世称贤。
故国无人念遗烈,山间庙貌何凄然。
马守开湖利源迥,岁沃黄云九千顷。
年来遗迹半湮芜,庙锁湖边篆烟冷。
吴越国王三节还,尽将锦绣裹江山。
自从王气熄牛斗,庙比昭王屋一间。
乃知流光由德厚,祀典谁能如夏后。
九年洪水滔天流,下民昏垫尧心忧。
帝惧万国生鱼头,锡禹洪范定九州。
功成执玉朝冕旒,奔走讼狱归歌讴。
南巡会稽觐诸侯,书藏䰠穴千丈幽。
蝉脱尘寰不肯留,千古灵庙依松楸。
吾皇盛德与禹侔,菲食卑宫恶衣裘。
思禹旧绩祀事脩,小臣效职躬荐羞。
仰瞻黻冕怀远猷,退惜分阴惭惰偷。
嗟乎越山高兮可夷而丘,鉴湖深兮可理而畴。
惟有禹贡声名长不朽,告成世祀无时休。
《禹庙歌》【宋·王十朋】君不见蜂目英雄吞四海,血祀初期千万载。稽山木像弃长江,逆溯波涛鬼无馁。鸟喙辛勤十九年,平吴霸越世称贤。故国无人念遗烈,山间庙貌何凄然。马守开湖利源迥,岁沃黄云九千顷。年来遗迹半湮芜,庙锁湖边篆烟冷。吴越国王三节还,尽将锦绣裹江山。自从王气熄牛斗,庙比昭王屋一间。乃知流光由德厚,祀典谁能如夏后。九年洪水滔天流,下民昏垫尧心忧。帝惧万国生鱼头,锡禹洪范定九州。功成执玉朝冕旒,奔走讼狱归歌讴。南巡会稽觐诸侯,书藏䰠穴千丈幽。蝉脱尘寰不肯留,千古灵庙依松楸。吾皇盛德与禹侔,菲食卑宫恶衣裘。思禹旧绩祀事脩,小臣效职躬荐羞。仰瞻黻冕怀远猷,退惜分阴惭惰偷。嗟乎越山高兮可夷而丘,鉴湖深兮可理而畴。惟有禹贡声名长不朽,告成世祀无时休。
https://shici.929r.com/shici/7qqsDLlX.html
小园小閤无奇新,但喜有酒堪娱宾。
西畴种秫可自酿,不用勤买抛青春。
月明星稀乌择木,吾爱吾庐堪寓目。
须知主父五鼎珍,不似王猷数竿竹。
丈夫未遇当安贫,带经且作锄园人。
诗酒过从老兄弟,一笑可破双眉颦。
见说西园相继辟,好将因果同栽植。
子孙清白世相传,莫同阮氏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