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遣歌尘到扇边。苕华珍重绿琅玕。
篁溪高矩至今传。
画铁凝姿成幻渺,镌筠著骨见芳坚。
笑他刻楮几经年。
莫遣歌尘到扇边。苕华珍重绿琅玕。
篁溪高矩至今传。
画铁凝姿成幻渺,镌筠著骨见芳坚。
笑他刻楮几经年。
此词《浣溪沙》由清代词人况周颐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深沉,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莫遣歌尘到扇边”,开篇即以扇为喻,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场景。扇边轻轻飘落的尘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让时间的痕迹轻易留下。
“苕华珍重绿琅玕”,进一步将自然界的美好元素融入其中,苕华与绿琅玕,分别代表了花与竹,它们在词中被赋予了珍重的情感,暗示着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珍视。绿琅玕,翠绿的竹子,不仅象征着生机与坚韧,也寓意着纯洁与高洁。
“篁溪高矩至今传”,篁溪,指的是竹溪,这里通过“高矩”二字,既描绘了竹溪的地理位置,又暗含了竹子的挺拔与坚韧。这句话强调了竹子及其精神品质的传承,表达了对竹文化的敬仰与推崇。
“画铁凝姿成幻渺,镌筠著骨见芳坚”,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画铁”与“镌筠”进行对比,前者是虚幻的绘画,后者是真实的雕刻。通过“凝姿”与“芳坚”的描述,展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与内在价值。画铁虽幻,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镌筠虽实,却显露出竹子的坚韧与芳香。这不仅是对艺术形式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的肯定。
“笑他刻楮几经年”,最后一句以“笑”字收尾,看似轻松,实则蕴含深意。它是对那些花费多年时间去刻楮(纸)的人的一种调侃,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艺术追求者的一种敬佩。这句话提醒人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执着于形式,而应注重内在的精神与情感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对扇、苕华、绿琅玕、篁溪、画铁、镌筠、楮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艺术、精神的探讨,展现了况周颐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闭关坐十年,扣门得一士。
自言贫为养,非谓学优仕。
执手问何之,赠言聊复尔。
清溪生芹藻,流入泮宫水。
先令我清心,次令人洁己。
铸金师范巧,琢玉士习美。
六经悬日月,颜孟元不死。
君欲从之游,青灯茅屋底。
相逢莫相问,扰扰鼓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