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樗栎》
《樗栎》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曾向中原策马来,苍茫舟楫入荆台。

湖南春水思骚客,颍上秋风忆霸才。

四海无家长作客,百年如梦且衔杯。

亦知天地容樗栎,敢说空山老大材。

(0)
鉴赏

这首诗《樗栎》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与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向中原策马来,苍茫舟楫入荆台”,诗人回忆起往昔策马驰骋于中原大地的豪情壮志,而今却仿佛置身于苍茫的舟楫之中,暗示着从辉煌到沉寂的转变,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内心旅程。

颔联“湖南春水思骚客,颍上秋风忆霸才”,诗人以湖南的春水和颍上的秋风为引子,分别寄托了对骚客的怀念和对霸才的追忆。春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骚客则代表了文人的风骨与才华;秋风则寓意着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霸才则是指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颈联“四海无家长作客,百年如梦且衔杯”,诗人感慨于世事无常,四海之内没有长久的安定,自己如同漂泊的游子,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借酒浇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尾联“亦知天地容樗栎,敢说空山老大材”,诗人自比为樗栎,这是一种低矮、平凡的树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平凡,但依然保持着对天地间万物的包容之心。同时,“敢说空山老大材”一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谦逊描述,也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即使在看似渺小的位置上,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死节诸公·其一

往事犹疑晓梦圆,当年扶义付飞烟。

姓存名没时难问,国破家亡事不传。

青史寂寥忠义传,赤心勃郁死生年。

文谟武略浑无展,猿鹤沙虫亦可怜。

(0)

四和·其二

林外炊烟细若裁,诗情引上赋诗台。

萤从杨柳梢头堕,雨向梧桐叶上来。

华发萧萧秋更老,衡门寂寂昼慵开。

终南佳处吾将老,仕宦休为捷径猜。

(0)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二

罢书掩关卧,窗牖乱清樾。

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

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

不知霜巳重,但觉寒切骨。

耿耿不能寐,起坐候明发。

试问夜如何,虚檐转残月。

(0)

送时无择维那归闽

百计归难禁,生缘乐未穷。

听钟榔叶雨,攲枕荔花风。

客久闽音化,交深楚俗通。

片帆明日远,云断海天空。

(0)

溪岩杂咏·其三

山厨修午供,泉白似银浆。

羹熟笋鞭烂,饭炊粳米香。

油煎青顶蕈,醋煮紫芽姜。

百味皆难及,何须说上方。

(0)

渔父

夕阳波上钓丝轻,风入蒹葭窸窣鸣。

辞剑为怜逋客难,鼓桡曾笑逐臣清。

数声竹笛湘江阔,一帽山花白发明。

南北去来人自老,几多空抱羡鱼情。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