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荒乡,海气增寒,晚眺层楼。
正西风飒飒,千林木落,斜阳澹澹,万井烟浮。
侧帽微吟,凭阑北望,顿起边关万里愁。
长城下,怅笳声动地,兵气横秋。中朝羽檄如流。
早刻日、移师出帝州。
看前军夜渡,长河滚滚,燕山暮宿,铁骑赳赳。
我拟从戎,伊吾之北,博个人间万户侯。
缘何事,却名争蜗角,利觅蝇头。
十月荒乡,海气增寒,晚眺层楼。
正西风飒飒,千林木落,斜阳澹澹,万井烟浮。
侧帽微吟,凭阑北望,顿起边关万里愁。
长城下,怅笳声动地,兵气横秋。中朝羽檄如流。
早刻日、移师出帝州。
看前军夜渡,长河滚滚,燕山暮宿,铁骑赳赳。
我拟从戎,伊吾之北,博个人间万户侯。
缘何事,却名争蜗角,利觅蝇头。
这首《沁园春·北城晚眺》由清代诗人陆震所作,描绘了十月荒乡的景象,通过晚眺层楼的视角,展现了西风飒飒、千林木落、斜阳淡照、万井烟浮的壮阔画面。诗人以侧帽微吟、凭阑北望的姿态,引发了对边关万里愁的感慨,长城之下,笳声动地,兵气横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悲凉。
“中朝羽檄如流”,形象地描绘了朝廷急令如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注和担忧。“早刻日、移师出帝州”则展现了军队迅速集结、出征的场景,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前军夜渡长河、燕山暮宿、铁骑赳赳的壮观场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最后,“我拟从戎,伊吾之北,博个人间万户侯”表达了诗人渴望投身战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然而,“缘何事,却名争蜗角,利觅蝇头”则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战争的悲壮描绘,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沆瀣金茎露,清洁玉壶冰。
分明昨夜,光见南极老人星。
山甫秀钟松岳,傅说上符箕尾,造物为时生。
一代词科伯,飞上到蓬瀛。
紫薇天,丹禁地,掌丝纶。
盘洲益国。
个样人物只三人。
辞却翰林风月,故就湖湘霖雨,天下共为春,试看玉堂□,太半秉洪钧。
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
谁瞰湖光新佳阁,横挹翠峰嶻辥。
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镜何明彻。
鸢鱼飞跃,活机触处泼泼。
容斋巨笔如椽,迎来一记,赢得芳名独。
猛忆泛莲前日事,诗社杯盘频设。
倚看斜阳,檐头燕子,如把兴亡说。
谁迎谁送,一川无限风月。
线柳迎风,锦棠媚日,十分春色豪奢。
青烟宫烛,飞入待臣家。
瑞霭深笼画戟,寿星照、曲纛高牙。
因知是、崧高华旦,玳宴醉琼花。
翻鸦。
新诏墨,闻枢庭召入,已办宣麻。
比汾阳福寿,公更穹华。
伫看稠青叠紫,书香蔼、桂子兰芽。
鸣珂处,西湖路上,接武筑堤沙。
雅有登山癖。
觉老来、尚可跻攀,浪游蹑屐。
险怪嶕峣称雁荡,争秀群山第一。
更耸出、穹崖千尺。
景物深藏长谷里,最上龛,水凿时冲激。
硉矹处,钜□石。
地生天作谁能识。
睹江山如故,恨无一时人物。
灵运当年为太守,佳处都曾游历。
独不见、此山脚迹。
风月直须人管领,怎不移、石壁题岩壁。
今且著,老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