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其二》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其二》全文
明 / 陈汝言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吴宫事已远,王珣宅亦无。

山鬼话亡国,松关夜相呼。

白露泣红兰,青灯照碧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汝言的《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其二)》。诗中,诗人通过对吴宫遗迹和王珣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吴宫事已远"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王珣宅亦无"则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山鬼话亡国"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山鬼之口讲述着国家的沉沦,"松关夜相呼"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幽深的氛围。

"白露泣红兰"以露珠滴落红兰的景象,寓含了亡国之痛的哀愁,"青灯照碧芜"则通过青灯下的荒芜景象,展现出历史长河中的沧桑与寂寥。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沉思的深度。

作者介绍

陈汝言
朝代:明   字:惟允   号:秋水   籍贯: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陈汝言(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字惟允,号秋水,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猜你喜欢

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其十彻豆用《歆安》

穆穆在堂,肃肃在庭。于显辟公,来相思成。

神既歆止,有闻无声。锡我休嘉,燕及群生。

(0)

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

南康父老传史君,疾呼急索初不闻。

未尝遣汲谷帘水,三岁只望香炉云。

云徐无心澹无滓,史君恬静亦如此。

飙然一去扫遗阴,便觉歊烦怅千里。

归田负戴子与妻,圃蔬园果西山西。

出门亭皋百顷绿,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邻成二老。

莫嫌鸡黍数往来,为报襄阳德公嫂。

(0)

要望之过我庐

念子且行矣,要子过我庐。

汲我山下泉,煮我园中蔬。

知子有仁心,不忍钩我鱼。

我池在人境,不与猵獭居。

亦复无虫蛆,出没争腐馀。

食罢往游观,鱍鱍藻与蒲。

清波映白日,摆尾扬其须。

岂鱼有此乐,而我与子无。

击壤谣圣时,自得以为娱。

(0)

招同官游东园

青青石上檗,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尔生信无聊。

感此岁云晚,欲欢念谁邀。

嘉我二三子,为回东城镳。

幽菊尚可泛,取鱼系榆条。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0)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

(0)

光宅寺

翛然光宅淮之阴,扶舆独来止中林。

千秋钟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

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绕天花深。

红葵紫苋复满眼,往事无迹难追寻。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