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光宅淮之阴,扶舆独来止中林。
千秋钟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
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绕天花深。
红葵紫苋复满眼,往事无迹难追寻。
翛然光宅淮之阴,扶舆独来止中林。
千秋钟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
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绕天花深。
红葵紫苋复满眼,往事无迹难追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林光景,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一处隐逸之地。"翛然光宅淮之阴"中,“翛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感受,“光宅”指代光宅寺,而“淮之阴”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扶舆独来止中林",诗人独自驾着车来到一片深林之中,这里的“扶舆”和“独来”都传达出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情感,而“止中林”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栖息。
"千秋钟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这里,“千秋”表明了时间的悠久,“钟梵”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而“已变响”则是说这种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了变化。"十亩桑竹"描绘了一片广阔的桑田和竹林,这些自然景观在诗人眼中形成了一片深邃的阴凉。
"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绕天花深","昔人"指的是古代的人物,“倨堂”则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妙理”可能是指这些先贤留下的智慧或哲学思想,而“高座翳绕天花深”中,“高座”暗示了这些人物的崇高地位,“翳绕”和“天花深”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红葵紫苋复满眼,往事无迹难追寻",这里,“红葵紫苋”指的是各种颜色的野草,它们在诗人面前繁盛而又令人伤感。"往事无迹难追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这种记忆无法追回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淡淡哀愁。
关中连岁天无雨,泾渭扬尘水如乳。
时当四月景清和,却讶炎蒸乃如许。
太华终南无片云,草树焦枯欲自焚。
流移老稚日如蚁,啼饥远近声相闻。
面垢头髼衣百结,手足胼胝泪成血。
流离血属各天涯,多少僵尸委沟壑。
见此令人心孔伤,鼎钟那忍居高堂。
安得陈陈万仓粟,分炊尽使充饥肠。
露跣告天谁最苦,诚悃无由达天府。
欲凭大手挽银河,沛作甘霖满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