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我来频,忆昨宵宾簋朋尊,屏后捣重阳菊叶;
佩环仙去早,祝来岁绣绷文褓,墓前拜寒食梨花。
风雨我来频,忆昨宵宾簋朋尊,屏后捣重阳菊叶;
佩环仙去早,祝来岁绣绷文褓,墓前拜寒食梨花。
此挽联以凄婉之笔,悼念亡者,情感深沉。上联“风雨我来频”开篇即渲染了哀伤氛围,风雨象征着逝者的离世,而“频”字则强调了悼念的频繁与深切。接着,“忆昨宵宾簋朋尊”回忆了生前的欢聚时刻,宾簋朋尊,皆是宴饮之物,此处借以表达对亡者生前聚会的怀念。“屏后捣重阳菊叶”则描绘了重阳节时捣制菊花糕的情景,暗含了对亡者在节日中缺席的感慨。
下联“佩环仙去早”承上启下,以“佩环”比喻亡者,仙去早则表达了对亡者过早离世的惋惜之情。“祝来岁绣绷文褓”预想来年,希望亡者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绣绷文褓,寓意着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墓前拜寒食梨花”则将悼念场景置于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既为自然美景,也象征着哀思的纯洁与永恒。
整联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哀而不伤。
天宇碧。冰蜍又飞上,半规孤白。
翠波不动,雯华疑裂。
挂壁昏镫无焰,渐秋窗、凉影如雪。催行客。
夜乌惊起,绕枝凄咽。冷浸星痕欲滴。
点征衣、方诸泪湿。如许清辉,无因向、红楼人说。
马背寻残梦,彷佛身到,琳华宫阙。太相逼。
一片烟霜晓色。
紫陌春如绮。正巴陵、征南昨夜,捷书飞至。
阊阖门开排彩仗,夹道笙歌鼎沸。
都不用、鱼龙百戏,顷刻凤楼抛钿屑,算今朝、玉做人间世。
洗兵马,丰年瑞。临轩弥觉天颜喜。
喜春城、九衢花满,千官珠缀。
更向银刀都里望,小衬粉侯殊丽。
想入蔡、军容如是。
宴罢不须宣翠烛,水晶毬、万盏天边坠。
长似昼,晃归骑。
太息人间世。记南谯、秋窗夜话,客谈新异。
传说当湖扶风马,烜奕上卿门第。
叹仰药、一朝身死。
红粉成灰高楼烬,笑当年、枉费閒金翠。
剩满院,斜阳醉。扁舟疾下金焦寺。
又传闻,人天帝释,跏趺西逝。
多少神仙蓬岛葬,惹得铜仙流泪。
昨又说、井陉奇事。
醉倚江船成一笑,总输他、稏角东村子。
牛背上,笛声起。
入洛人如璧。记当年、才名争数,江东孙策。
况值贤兄新夺帜,细马春游禁陌。
看两两、油幢绣戟。
倏忽浮云生宫殿,十九年、罚作长流客。
才出塞,鬓先白。京华握手鸣珂宅。
剧悲歌、蛾眉劝酒,驼酥行炙。
今日阊门重见面,更尽杯中琥珀。
总莫问、鸿泥雪迹。
一笑披图三珠树,羡儿皆字猘奴呼释。
万户乐,君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