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其一》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其一》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

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0)
翻译
禅林中的蝉声落下,地面干燥足以生长青苔。
美好的句子懒得去整理,只有清风不知从何而来。
只以喜悦的心情享用饼食,已经感受到宗师的精神雷动。
生活就像山中的日子,柴门紧闭,与世无争。
注释
禅林:指禅宗修行的寺庙。
蝉□落:蝉鸣声停止,可能表示季节变化或夜晚降临。
地燥:地面干燥。
生苔:长出青苔,暗示环境静寂。
慵:懒散,不愿意做。
收拾:整理。
清风:自然界的微风。
作么来:从何处来,表示清风的突然出现。
饼唯:仅凭。
餐喜悦:以喜悦的心情进餐。
宗雷:宗师的精神震动,比喻启发或激励。
山中日:山中的日常生活。
柴门: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隐居生活。
更不开:不再打开,表示封闭和宁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秋日闲居生活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禅林蝉□落”,“□”字在这里应为“蝉”或“蝈”的本字,指的是树叶落下,声音如同禅林中蝉鸣的声音。这里描绘了秋天树木落叶的声音和氛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地燥可生苔”,说明虽然干燥,但依然能够生长出绿色柔软的苔藓来。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弱的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于生命持久不息的赞美。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诗人在闲适之中品味着美好的时光,不急于将其捕捉和回忆。这里的“慵”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而“清风作么来”则是说自然界给予他无尽的灵感。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简单而愉快的生活状态。他只需吃一些简单的食物(饼)就感到满足和幸福。同时,“社已得宗雷”可能是指他在精神上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山中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宁愿将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这里的“柴门”即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而“更不开”则强调了他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孤独的美好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得亲老家问二首·其一

节里难为客,家中数有书。

慈亲问归否,意绪各何如。

强酒那能尽,添愁不更除。

旧来贫未仕,父子岂相疏。

(0)

过瘦牛岭

行尽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

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馀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

(0)

归舟大雪中入运河过万家湖

雪漫水面淡模糊,酿出羔儿酒一壶。

已被膻腴翳醽醁,更添牛乳点春酥。

销金帐下有此否,药玉船中不用酤。

忽见琼缸清彻底,蒲萄一色万家湖。

(0)

入浮梁界

湿日云间淡,晴峰雨后鲜。

水吞堤柳膝,麦到野童肩。

沤漩嬉浮叶,炊烟倒入船。

顺流风更顺,只道不双全。

(0)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其二

池水初生盖玉沙,雨馀碧草卧堤斜。

日摇波影缠桥柱,绣出栾枝遍地花。

(0)

跋陈简斋奏草

诗宗已上少陵坛,笔法仍抽逸少关。

真迹总归天上去,独留奏草在人间。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