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象龙虽得请,跃蜧亦须占。

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

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

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

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锄兼。

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

(0)
注释
象龙:比喻权势者。
请:请求。
膏苗:丰盛的庄稼。
嫌:嫌弃。
馀霏:余下的雨滴。
户:窗户。
羁旅:在外游子。
愁怀:忧愁的心情。
农家:农民。
喜色:喜悦的表情。
拾穗:捡拾稻穗。
兼:同时。
三川:泛指广阔的地区。
迥:遥远。
万庾:成千上万。
尖:尖尖的谷堆。
翻译
尽管象龙得到了请求,但跳跃的虾也需要占据空间。
既然有丰富的庄稼可以增加收益,怎么会嫌弃飘落的麦粒呢?
余下的雨滴洒在窗户上,反射的阳光忽然穿透了窗帘。
在外游子的忧愁心情稍微缓解,农夫们的喜悦之情更增添了几分。
田野间捡拾的稻穗堆积如山,路上的人们一边扛着锄头一边行走。
我预先想象着遥远的三川之地,丰收的季节将会有成千上万的谷堆尖尖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

首先,“象龙虽得请,跃蜧亦须占”两句用典故表明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象龙指的是风调雨顺的吉祥之物,意在祈求和谐的自然环境;而“跃蜧”则是预测天气变化的古老方法之一,这里强调了农民对于天气预兆的关注。

接着,“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两句写出了期待丰收的情景。膏(guō)是肥沃之意,而“膏苗”则指的是长势良好的幼苗;“漂麦”则是指因雨水过多而冲失的麦子,这里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希望和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中间四句:“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描绘了春日阳光普照、农家欢乐的情景。“馀霏”指的是细小的雨滴,“映户”则是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室内;“反照忽通帘”则形象地表达了阳光穿透薄纱,照亮了室内;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羁旅之人的愁绪与农家之喜悦,强调了春日晴好的意义。

最后,“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锄兼。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四句展现了收获的丰富和对未来丰收的憧憬。“田间拾穗满”形象地表达了农作物成熟、果实满地的情景;“陌上荷锄兼”则写出了农民在田野间辛勤劳作的情状;而“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则是对未来的丰收的美好憧憬,“三川迥”可能指的是河流宽广、水势平缓,而“秋场万庾尖”则形象地表达了秋天谷物成熟、收获如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春日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们对于丰收的渴望。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