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有月不可逢,杖藜起踏台前松。
天公一收玉兔去,广寒尽遣玄云封。
归来闭閤风雨集,忆昔登楼宾客从。
百年人事半忧乐,过眼阴晴知几重。
中秋有月不可逢,杖藜起踏台前松。
天公一收玉兔去,广寒尽遣玄云封。
归来闭閤风雨集,忆昔登楼宾客从。
百年人事半忧乐,过眼阴晴知几重。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中秋雨》描绘了中秋之夜未能赏月的遗憾情景。首句“中秋有月不可逢”表达了对月圆人不圆的感慨,暗示了诗人未能在佳节之际欣赏到明亮的月亮。接下来,“杖藜起踏台前松”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下散步,倚杖而行,感受着松间的凉意。
“天公一收玉兔去,广寒尽遣玄云封”运用了神话传说,将月亮隐没比喻为天公收走玉兔,广寒宫被乌云遮蔽,增添了神秘和凄清的气氛。诗人回到室内,“归来闭閤风雨集”,风雨交加,更显孤独与落寞。
最后两句“百年人事半忧乐,过眼阴晴知几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欢乐与忧虑交织,眼前景象的阴晴变化更是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整首诗以中秋雨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沉思。
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
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
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
斋阁夜不寐,耿耿对华烛。
眼病懒读书,投老亦忘欲。
华宠非我愿,终不蹈迫辱。
五亩穷巷居,薄有数斗粟。
归来解衣袂,何为愧仰屋。
天晴步明月,雨暗一棋局。
四夷正耀兵,百姓食不足。
为谢支离疏,吾方外羁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