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
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
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
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
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
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春天开始耕作东坡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诗意与宁静。首句“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点明了地点和时节,春日里,诗人前往东坡,揭开了一年农事的序幕。接着,“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耕作的壮观景象,仿佛连云彩和月亮都被犁头触及,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则转而描述了耕作的目的和内容,诗人在这十亩土地上播种,其中不仅有粮食作物,还有野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最后,“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他以悠闲自得的态度度过一年,甚至在山前梳理着因劳作而变得稀疏的头发,形象地展示了农人生活的质朴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瑶池阿母。本是神仙侣。谪向人间官府。
住摄提,贞孟月,中子逢初度。
琅霄宴,春回北斗斟云醑。麟笔春秋谱。
彤管毛诗语。女洙泗,闺邹鲁。五福中天聚。
百秩从今数。最难得,芝兰庭下斑彩舞。
近城二里,见青空兀突,断霞栖岭。
沿壁几重之字路,倏已耸身绝顶。
一角危亭,翼然天半,揽尽无边景。
夕阳城郭,炊烟四合成螟。
记得前岁新秋,招邀小谢,同赴山亭饮。
醉墨淋漓留殿壁,不觉驹光一瞬。
风物依然,故人何在,怕听哀蝉哽。
月明归路,婆婆自弄清影。
愁琼恨碧。阅四姓千年,风月朝夕。
钧天梦,谁先醒,怨春无极。
镜海日、艮岳珠宫,敞水殿、凤笙龙篴。
张乐地,洞庭窄,伊谁借一拳石。消得。
奉君王万岁,蓬壶咫尺。
有三希、银钩玉刻,胜七阁、琅函瑶册。
问前王法物,只今陈迹。
记覆篑、缩地移天,叹运壑、藏舟亡璧。
寻佳胜,春阴积。尽凭吊秋风客。
追惜对檐花铎语,如闻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