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阁夜不寐,耿耿对华烛。
眼病懒读书,投老亦忘欲。
华宠非我愿,终不蹈迫辱。
五亩穷巷居,薄有数斗粟。
归来解衣袂,何为愧仰屋。
天晴步明月,雨暗一棋局。
四夷正耀兵,百姓食不足。
为谢支离疏,吾方外羁束。
斋阁夜不寐,耿耿对华烛。
眼病懒读书,投老亦忘欲。
华宠非我愿,终不蹈迫辱。
五亩穷巷居,薄有数斗粟。
归来解衣袂,何为愧仰屋。
天晴步明月,雨暗一棋局。
四夷正耀兵,百姓食不足。
为谢支离疏,吾方外羁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夜坐有感》。沈辽以深沉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自己在夜晚独坐时的内心世界。
首句“斋阁夜不寐,耿耿对华烛”,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面对明亮的蜡烛,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接着,“眼病懒读书,投老亦忘欲”两句,表达了诗人因眼疾而无法阅读,年老后更是淡忘了世俗的欲望,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
“华宠非我愿,终不蹈迫辱”表明诗人并不追求荣华富贵,更不愿陷入困境和屈辱之中,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立的品格。“五亩穷巷居,薄有数斗粟”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虽身处贫穷,却自得其乐。
“归来解衣袂,何为愧仰屋”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匮乏的淡然态度,即使归家时解开衣襟,也不感到羞愧或仰望他人的生活。
“天晴步明月,雨暗一棋局”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无论是晴朗的夜晚漫步于明月之下,还是在雨天静坐棋局旁,都显示出他的闲情逸致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四夷正耀兵,百姓食不足”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生的艰难,诗人对此深感忧虑。“为谢支离疏,吾方外羁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我反思,虽然身处于纷扰之中,但内心保持独立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