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物吟》
《观物吟》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

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

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0)
注释
地:大地。
静:静止。
方:方形。
天:天空。
动:运动。
圆:圆形。
正:确立。
方圆体:基础。
体:本质。
动:动静。
润:滋润。
极:过度。
然:自然。
水体:水的本质。
用:作用。
薪:柴薪。
天地:宇宙。
后:之后。
先:先于。
翻译
大地以其静止展现出方形,天空以其运动呈现圆形。
既确立了方圆的基础,又明白了动静的智慧。
静止久了自然会变得滋润,活动过度便会达到自然状态。
滋润象征着水的本质,自然则代表火的力量。
水的本质通过容器来体现,火的力量则通过柴薪传递。
本质存在于天地之后,作用却先于天地显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观物吟》,他以自然现象阐述宇宙秩序和人生哲理。首句“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形象地描述了地的稳定与方形,天的旋转与圆形,体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理念。接着,“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强调了天地间万物的规则与变化之道。

“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说明静止积累会带来滋润,动态达到极致则形成自然法则。诗人进一步通过“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将水的柔和与火的活力进行类比,揭示出万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水与火虽性质不同,但都在各自的环境中发挥其作用。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表明水需要容器来承载,火需柴薪传递其能量,暗示世间万物各有其承载和传递的方式。最后两句“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强调了“体”(本质)与“用”(表现)的关系,即本质虽然隐于天地之后,但作用却先于天地显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邵雍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赵将招饮南池

暮春南池上,游朋一追随。

岂不能把酒,亦复多成诗。

主人歌声长,尘务谁思惟。

握手到尔汝,却恨杯行迟。

是身既长閒,便觉处处宜。

秉烛夜向深,明月忽如斯。

勿使儿辈觉,甚矣吾独衰。

(0)

招隐

浩歌以求志,徜徉山水幽。

松柏苍苍山,水石泠泠流。

山深集飞鸟,水浅下轻鸥。

好花不多闻,长烟浑未收。

往来有樵钓,俛仰徂春秋。

我辈满宇宙,其能知此不。

(0)

对雪思山居之时

烟迷南屏山,冻压竹落涧。

幽人纸被软,卧起日已晏。

藩篱鸟雀噪,亦复断藜苋。

惨淡诗未成,诗成复何患。

(0)

大涤洞

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

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0)

次韵宋郎中刘寺簿刘监庙燕集王大夫山林

飞旆翩翩乱晚霞,欣闻胜集俯云沙。

新诗宛似风行水,和气想如春在花。

大隐勿嫌朝市闹,朱幡方映绣衣华。

尘埃短簿今仓氏,怅望清游转觉赊。

(0)

水友辞.科斗儿

科斗儿,科斗儿,役役聿聿成攒嬉。

软温春水调春泥,噆深噆浅随高低。

傍春草,傍春石,莫向空中乱澄碧。

呜呼此友兮良可观,羽葆鼓吹春风前。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