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
此君潇洒定如何。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
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
夜明空说卷秋河,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
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
此君潇洒定如何。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
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
夜明空说卷秋河,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
这首《临江仙·竹帘》由清代诗人刘嗣绾所作,以竹帘为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开篇“翡翠双双鸣不断,湘天剪取吟窝”,翡翠鸟在竹帘间欢快地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此君潇洒定如何”,以“此君”指代竹子,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风姿的赞叹与好奇。
“春情三月雨,残梦一重波”两句,将春雨与梦境巧妙结合,春雨绵绵,如同梦境中的涟漪,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情感的波动与内心的思绪。
“依约玉人亭院冷,如今只长烟莎”,这里运用了“玉人”这一意象,象征着美好与高洁,与“亭院冷”形成对比,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长烟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独。
最后,“夜明空说卷秋河,旧时风骨减,著处泪丝多”,夜空中似乎在诉说着秋天河流的故事,但旧日的风骨已经消减,处处弥漫着泪水的痕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变迁、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帘下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