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
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
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这首宋朝诗人徐安国所作的《大涤洞》,以“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开篇,描绘了大涤山中神秘而壮丽的景象。碧玉函象征着山中的宝藏或隐秘之处,神龙与虎的守护形象,既增添了神话色彩,也暗示了此地的非凡之气。接下来,“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大涤洞作为通往仙境的门户,其内部蕴含着超凡脱俗的能量与秘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玄冥夺春令,连旬雪塞屋。
嗷嗷何物声,云是饥民哭。
来请义仓米,奈何久空腹。
寒威如戈矛,命尽须臾速。
忆昨去年水,云涛卷平陆。
高村既无麦,低田又无谷。
民间已乏食,租税仍未足。
县令欲逃责,催科峻鞭朴。
嗟哉吾邦民,何以保骨肉。
昂头诉苍苍,和气待春育。
春工本好生,此雪无乃酷。
谁家敞园馆,草树变琼玉。
美人学回风,欢笑列灯烛。
不如万户寒,唯忧五更促。
世无采诗官,悲歌寄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