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过张无夜花龛》
《减字木兰花.过张无夜花龛》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竹垣花架,四面阴阴堪结夏。

手捉松枝,君是前身鹤阿师。

楞伽堆案,欲话无生谁是伴。

久断知闻,一缕茶烟袅作云。

(0)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过张无夜花龛》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

“竹垣花架,四面阴阴堪结夏。”开篇以竹篱与花架勾勒出一个幽静的环境,四面环绕的阴凉仿佛为夏日提供了一片避暑之地。这里的“结夏”借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指僧侣在夏季三个月内集中修行,此处暗含了对宁静修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手捉松枝,君是前身鹤阿师。”诗人以自己轻盈地握住松枝的动作,仿佛与前生的鹤阿师(即鹤仙人)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楞伽堆案,欲话无生谁是伴。”楞伽山是佛教中著名的圣山,这里用来形容堆积如山的佛经或哲学著作。诗人想要探讨“无生”的深刻哲理,却感叹无人能成为他的知音和伴侣,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深邃思考的渴望。

“久断知闻,一缕茶烟袅作云。”最后两句描绘了长时间以来,诗人与外界的联系似乎被切断,只有缕缕茶香随烟升起,化作云朵。这不仅象征着诗人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也暗示了他对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学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挽蔡西山先生

知君婴世患,垂白窜南方。

四海皆称屈,群儿苦中伤。

天资随世殒,遗恨与天长。

但诵箕山曲,招魂葬故乡。

(0)

腊雪

八窗唯一色,稚子诧天花。

不稔已多岁,无寒能几家。

山川增古老,宇宙顿奢华。

冻坐无他事,呼松自煮茶。

(0)

淮上

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

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

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

征战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0)

梅花

之子孤高势莫攀,分甘肥遁此林间。

独先草木有生意,几历风霜无老颜。

气质泠泠全太古,声名籍籍重孤山。

时人却拟调羹手,到底调羹不似閒。

(0)

寄魏佥判

君住龟山我雁山,天教识面帝圻间。

书楼自喜看山色,诗卷相寻待月删。

镜不可欺知貌改,寝惟无梦觉心閒。

西湖大有真泉石,何日携琴更出关。

(0)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其二

紫气曾临屋有光,老僧相对说修藏。

貌癯渐觉衣冠古,交淡谁知道谊常。

文类锦机君独艳,才如袜线我无长。

近来悟得安心法,菜饭蒲团一炷香。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