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与世情同,多付春光向此中。
叶里尽藏云外绿,枝头剩带日边红。
百花能占春多少,何似春颜长自好。
清和时候卷红绡,端的长春春不老。
东风不与世情同,多付春光向此中。
叶里尽藏云外绿,枝头剩带日边红。
百花能占春多少,何似春颜长自好。
清和时候卷红绡,端的长春春不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东风和春光的描写,表达了对长春不老主题的赞美。诗中采用了隐喻手法,如“叶里尽藏云外绿”、“枝头剩带日边红”,既形象地展现了植物在春天的生长状态,又通过这些自然景物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百花能占春多少,何似春颜长自好。”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即自然界的春色永远比人间的繁华更加持久和美好。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清和时候卷红绡,端的长春春不老。”结尾两句则直接赞颂了长春不老的理想状态,通过对细致生活情景的描写,如同在温暖安宁的时光中轻轻翻动着红色的丝绸,诗人寄寓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篇颂扬春天之美和生命之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