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感》
《杂感》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0)
注释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翻译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首句“仙佛茫茫两未成”,暗示了他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法达成,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迷茫。次句“只知独夜不平鸣”揭示了诗人在孤独夜晚的内心挣扎,表达对不公待遇的愤慨。

第三句“风蓬飘尽悲歌气”,以风中的蓬草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他悲凉的情绪。第四句“泥絮沾来薄幸名”,则借泥絮沾身比喻自己遭受的不幸和背负的恶名,流露出一种被误解和轻视的苦涩。

接下来两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普遍对他这类知识分子的冷漠和鄙视的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忽视,生活无用武之地。

最后两句“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为诗歌而忧虑过多,命运如春鸟秋虫般自有其自然之声,暗示他要保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困,继续以诗抒发内心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坚守。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江神子慢.赋瑞香

紫云点枫叶。岩树小、婆娑岁寒节。占高洁。

纤苞煖、酿出梅魂兰魄。照浓碧。

茗碗添春花气重,芸窗晓、濛濛浮霁月。

小眠鼻观先通,庐山梦旧清绝。萧閒平生淡泊。

独芳温一念,犹未衰歇。种种陈迹。

而今老、但觅茶烟禅榻。寄閒寂。

风外天花无梦也,鸳鸯债、从渠千万劫。

夜寒回施幽香与愁客。

(0)

蝶恋花

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题作多情句。

冷落西风吹不去。袖中犹有余香度。

沧海尘生秋日暮。玉砌雕栏,木叶鸣疏雨。

江总白头心更苦。素琴犹写幽兰谱。

(0)

沁园春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酾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0)

浪淘沙令

城上望宸楼。梦里神游。山无重数水悠悠。

唯有西江杨处士,来往扁舟。金凤落何洲。

君试回头。呢喃墙燕替谁留。

谁道明年如斗大,借问沙鸥。

(0)

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七夕后一日也

凉风吹堕梧桐叶,泻下泠泠露华白。

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

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0)

西江月

浩浩弥天匝地,冥冥贯石穿金。千形万状内浮沉。

往古来今只恁。搏块当空未见,遗珠罔象能寻。

无生一曲少知音。唱出诸方口噤。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