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酾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酾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这首元末明初词人谢应芳的《沁园春》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赏画的闲适画面。开篇“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写的是诗人回忆去年秋天,乘船经过杨柳依依的洲渚,满载书画而行,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接下来,“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细致描绘了诗人倾倒书囊,欣赏灯花,唱着船歌回家,留下诗稿的场景,展现出文人的雅兴和对创作的热爱。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几句,通过家童的偶然交谈,反映出诗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品味。接着,“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借用晋代王徽之(字子猷)访戴逵(字安道)的典故,表达自己超脱世俗的风流情怀。
下片“别来一日似三秋。且喜花时可胜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花开时节的美好游览的喜悦。随后,“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酾酒,季子高丘”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追忆春申君故地,饮酒赋诗的豪情壮志。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展现了诗人醉酒簪花,席地而坐吟诗的狂放形象,而“莫笑疏狂老未休”则透露出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坚守和热爱。最后,“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以旧燕和江鸥为伴,表达了诗人回归家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元末明初词人谢应芳的文人风骨和生活情趣。
蓬莱曙色寒苍苍,万方剑佩朝明光。
流莺舞影过双阙,遥送新声出建章。
数声才度五云表,百啭还闻上林杪。
宫漏沉沉九陌春,禁钟隐隐千家晓。
烟花远近布春声,声声袅袅如有情。
不随仙仗云中散,频逐箫韶花外明。
流音往复断复续,睍睆绵蛮听不足。
初讶湘灵鼓素弦,又疑秦女弹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