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踪迹望微茫,东海行闻久不扬。
偏集贫居生范甑,每随清趣积虞床。
暝连花市轻烟绿,秋结沙场落日黄。
更忆淩波微月下,寒侵罗袜暗飘香。
九衢踪迹望微茫,东海行闻久不扬。
偏集贫居生范甑,每随清趣积虞床。
暝连花市轻烟绿,秋结沙场落日黄。
更忆淩波微月下,寒侵罗袜暗飘香。
这首诗描绘了都市中的一片苍凉与寂寥之感。诗人以“九衢踪迹望微茫”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繁华背后略显荒凉的都市景象之中。接着,“东海行闻久不扬”一句,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历史或现实的沉寂与失落。
“偏集贫居生范甑,每随清趣积虞床。”这两句通过对比贫富居住环境的不同,以及“范甑”与“虞床”的形象,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向往。
“暝连花市轻烟绿,秋结沙场落日黄。”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通过“轻烟绿”与“落日黄”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是都市与自然的交融,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更忆淩波微月下,寒侵罗袜暗飘香。”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行走的画面,罗袜在月光下轻轻飘动,寒气似乎也带着淡淡的香气,既浪漫又略带凄凉,让人联想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都市生活、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
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
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
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
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
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
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
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
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清·李因笃】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https://shici.929r.com/shici/gB5vHua95E.html
老渔倚桨黄芦根,细香和饵丝作纶。
无边春水杳何处,日暮烟生知有人。
持竿终日无所得,白鹭衔鱼隔江食。
风扫杨枝入钓船,满溪愁煞桃花色。
我来行吟一问之,太息老渔不解诗。
我向君身觅佳句,君坐诗中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