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昔垂钓,超然龙伯先。
巨鳌一入手,纶竿都弃捐。
镇此蓬山下,化石今千年。
共惟豫章翁,拂石开苍烟。
坐观万物备,胸中罗九天。
正如得巨鳌,不悄图小鲜。
泉源涵有象,松风韵无弦。
冥栖不复见,悠悠东逝川。
任公昔垂钓,超然龙伯先。
巨鳌一入手,纶竿都弃捐。
镇此蓬山下,化石今千年。
共惟豫章翁,拂石开苍烟。
坐观万物备,胸中罗九天。
正如得巨鳌,不悄图小鲜。
泉源涵有象,松风韵无弦。
冥栖不复见,悠悠东逝川。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名为《罗浮钓鳌石有怀罗豫章先生》。诗中描绘了古代垂钓者任公子与龙伯的故事,以及对罗豫章先生的追思。
首句“任公昔垂钓,超然龙伯先”以任公子和龙伯的传说开篇,展现了古人对钓鱼的超然态度。接着,“巨鳌一入手,纶竿都弃捐”描述了任公子成功捕获巨鳌后,将钓鱼工具抛之脑后的场景,象征着功成名就后的释然。
“镇此蓬山下,化石今千年”则转而描绘了巨鳌被镇压在蓬莱山下的景象,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变得静止,仿佛千年未变。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也是对时间永恒的感慨。
“共惟豫章翁,拂石开苍烟”引入了对罗豫章先生的怀念,通过“拂石开苍烟”的动作,展现了他清逸脱俗的形象,仿佛能驱散尘世的烟云,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坐观万物备,胸中罗九天”进一步描绘了罗豫章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深邃思想,他能够洞察万物,胸中容纳天地,展现出极高的智慧和境界。
“正如得巨鳌,不悄图小鲜”通过类比,表达了罗豫章先生对待事物的态度,既像捕获巨鳌一样追求卓越,又不会为小利所动,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高尚情操。
“泉源涵有象,松风韵无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泉水潺潺,松风吹过,虽无乐器却自有其韵律,象征着自然之美和内在的和谐。
最后,“冥栖不复见,悠悠东逝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罗豫章先生的怀念之情,暗示着他的精神如同东流的河水,虽然看不见,却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传说和对罗豫章先生的追忆,展现了对自然、智慧、时间以及高尚人格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玉堂学士之孙子,文雅风流世无比。
沤波亭上客阑时,戏写吴兴好山水。
远山疑是弁山青,近山金盖与云平。
两峰翠峙势如削,中有滉瀁双溪清。
溪上村村桑柘绿,桥下修林覆茅屋。
春风酒熟鸡豚肥,野老过从少拘束。
迩来风尘十载馀,可怜乐土皆邱墟。
只今独有苕溪上,有水有山如此图。
吾生颇识山林趣,按图拟问田园计。
何时长啸来山中,与君放旷人间世。
清溪雨初歇,爽朗气如秋。
顾我萧閒者,悠然一虚舟。
爱此山色佳,崔嵬翠欲流。
适与耕渔子,心意俱休休。
看云投涧壑,撷芳度汀洲。
行吟时岸帻,坐憩或科头。
寻真披密筱,宁辞道路脩。
忘形谅莫逆,同气欣相求。
胜槩夙所闻,兹来遂遨游。
才思渐予劣,文华羡子优。
巳知乐放旷,且复为延留。
襟期本冲澹,情话幸绸缪。
兴来哦新诗,况有鸟声幽。
还邀望湖月,重上临溪楼。
山花何灼灼,河草复茸茸。
桂棹入烟露,晴川濯芙蓉。
俄惊日沉西,倏见月生东。
置酒三生石,吹箫水晶宫。
坐邀广成子,羽驾来崆峒。
更约琴高生,骑鲸沧海中。
三杯醒尘梦,醉眼颇朦胧。
谈笑凌倒景,天地无终穷。
愿坚风霜操,保此冰雪容。
黄尘遍九陌,蹀躞五花骢。
母云久肥遁,经济属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