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住龟山我雁山,天教识面帝圻间。
书楼自喜看山色,诗卷相寻待月删。
镜不可欺知貌改,寝惟无梦觉心閒。
西湖大有真泉石,何日携琴更出关。
君住龟山我雁山,天教识面帝圻间。
书楼自喜看山色,诗卷相寻待月删。
镜不可欺知貌改,寝惟无梦觉心閒。
西湖大有真泉石,何日携琴更出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的作品,题目为《寄魏判》。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
"君住龟山我雁山,天教识面帝圻间。" 这两句开头即设定了两地相隔的情境,“龟山”和“雁山”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分别,而“天教”、“帝圻”则充满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暗示这次分离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书楼自喜看山色,诗卷相寻待月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心情,他在书楼中观赏山色的变化,并期待着夜晚来临,以便于朋友分享自己的诗作,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渴望交流与沟通的愿望。
"镜不可欺知貌改,寝惟无梦觉心閒。" 这两句则转向内省,诗人通过镜子这个象征物来反思自己外表的改变,以及内心的孤寂和空虚。没有梦境的安眠,更凸显了他内心的寂寞。
"西湖大有真泉石,何日携琴更出关。"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西湖的美景,并表达了自己想要携带着琴离开此地,寻找新的旅途。这也许是对自由和解脱的一种渴望,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