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ězhōngzhīhuìpànguān
táng / fānggān

sànliánpiānchíjiějiānghuáliǎngxiāng
suīyúnzhúzhòngxiāncáng

quècháoqīngsǔnzhī
便biàncóngfēnghòuzhàochuāngfānyuèmíngshí

shíménxiàngxíngchénmǎnzūnléishuízhī

注释
聚散:聚集与分散,指人们的相聚和离别。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急复迟:快速之后又变得缓慢。
华发:花白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老。
竹重:竹子因积雪而显得沉重。
先藏路:首先遮挡了道路,意指大雪覆盖了路径。
巢倾:鸟巢被雪压垮或风吹落。
不损枝:树枝却没有受到损伤。
入户:进入房间内。
风起后:风雪开始之后。
照窗:映照窗户。
翻似:仿佛,好像。
月明时:月光明亮的时候。
门巷:门前的小巷。
无行迹:没有行人的足迹,形容非常寂静。
尘满:布满了灰尘。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泛指酒杯。
谁得知:有谁知道这种情境呢,带有孤寂之感。
翻译
相聚与离别快速又缓慢交替,似乎在戏弄着花白的头发。
虽说竹子沉重率先遮掩了路径,却惊讶于鸟巢倾覆而树枝未损。
雪花一进屋便跟随风起之后,照耀窗户好似明亮的月夜。
此刻门前巷内没有行人的踪迹,酒杯上满是灰尘又有谁知道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后静谧的景象,融合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界的观察。前两句“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通过对比聚会与分离的迅速更替,以及头发与花朵的相互欺骗,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哲思。

接着,“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写出了即便是在浓密的竹林中,即使是鸟儿筑巢时也不会伤害到竹枝,这里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间和谐共存的美好。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则描绘了一场雪后的宁静夜晚,雪花随着微风飘落,如同月光一般清晰地映照在窗上,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两句“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表达了雪后街道空寂,没有行人的足迹,而酒杯中积满了灰尘,无人知晓。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寓友情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生活哲理。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沈浮。

(0)

灯花

一点寒釭照,楼头夜鼓挝。

报人初缀玉,戏我只空花。

身已遗荣辱,灯应误逞誇。

焚膏畴昔事,墙角几檠斜。

(0)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

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0)

答梅圣俞灵乌赋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恤赋灵乌。

(0)

田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0)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其一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