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
赤城风月笑相逢。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
菊水粼粼生翠雾,蓉帘半卷西风。
分明不与画图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
赤城风月笑相逢。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
菊水粼粼生翠雾,蓉帘半卷西风。
分明不与画图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这首元代刘诜的《临江仙·戏留友人》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闲适画面。首句“何必渡江如去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意,暗示不必像去年那样特意渡江来访,山中的生活自有其乐趣。"载花买酒山中"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此的惬意,带着花和酒,享受山间的自在。
"赤城风月笑相逢"运用拟人手法,将风月人格化,仿佛它们在欢迎友人的到来,增添了温馨的氛围。"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写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佳宾畅饮,气氛热烈。
下片继续描绘山居的美景,“菊水粼粼生翠雾”以菊花和碧波荡漾的溪水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蓉帘半卷西风"则写出秋日微风吹过,半掩的芙蓉窗帘,透出一丝丝凉意,增添了几分秋意。
最后两句“分明不与画图同”赞美眼前实景胜过任何画卷,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赏。"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则是邀请友人一同欣赏这美景,享受这份宁静,仿佛友人就是画中的高人雅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言于事,既展示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向往。
天下沸腾积年岁,米到千钱人失计。
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
今年苗稼看更弱,枌榆产业须抛却。
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
去去如同不系舟,随波逐水泛长流。
漂泊已经千里外,谁人不带两乡愁?
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
君不见城外空墙遥,将军只是栽花竹。
君看城外恓惶处,段段茅花如柳叶。
海燕衔泥欲作巢,空堂无人却飞去。
宵游二万七千人,独坐重城圈一身。
步月游山俱不得,可怜辜负白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