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系危矶畔,登高瞰大荒。
雁声来浦溆,鸟影下帆樯。
桧柏虚笼月,菰芦远受霜。
客游惊岁暮,无计理归装。
舟系危矶畔,登高瞰大荒。
雁声来浦溆,鸟影下帆樯。
桧柏虚笼月,菰芦远受霜。
客游惊岁暮,无计理归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山水风光图。开篇"舟系危矶畔,登高瞰大荒",诗人将船停靠在陡峭岩石旁,攀登高处极目远望,那广阔荒凉之景令人心生震撼。紧接着"雁声来浦溆,鸟影下帆樯",秋季的候鸟鸿雁传来了它们归巢的声音,而鸟儿的影子也投射在船帆上,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片萧瑟、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桧柏虚笼月,菰芦远受霜"则是对夜景的刻画。桧柏树木在月光下形成了一个虚幻的笼子,而远处的菰(一种水生植物)和芦苇都被白霜覆盖。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最后,"客游惊岁暮,无计理归装"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孤独与无奈。在年关将至之际,时间仓促而又感到迷茫,无法安排好回家的行囊。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山水、声响、植物、季节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秋冬之际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哲思。
钓竿落吾手,意不在鱼边。
六鳌何处,一艇缥渺凌孤烟。
耐可乘流直上,不避回风吹转,蹴破浪花圆。
一曲棹歌里,星斗落帆前。白蘋洲,芳草渡,扣哀弦。
落花细数,坐久目送荇丝牵。
出入无肠国里,烂漫无愁天上,鼎鼎度华年。
唯有千丝雪,镜里自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