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四面倚层峰,曲槛回峦路万重。
吟榻夜凉邀月宿,书函春暖倩云封。
画图髣髴容旋马,踪迹分明识卧龙。
我亦旧怀山水癖,卜居何日定相从。
茅堂四面倚层峰,曲槛回峦路万重。
吟榻夜凉邀月宿,书函春暖倩云封。
画图髣髴容旋马,踪迹分明识卧龙。
我亦旧怀山水癖,卜居何日定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与向往。首联“茅堂四面倚层峰,曲槛回峦路万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坐落在群山之中的茅草小屋,四周环山,道路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氛围。
颔联“吟榻夜凉邀月宿,书函春暖倩云封”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在凉爽的榻上,邀请明月共宿的情景,以及春天温暖的季节里,用云朵封住书函的画面,既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颈联“画图髣髴容旋马,踪迹分明识卧龙”则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和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豪杰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壮志的渴望。
尾联“我亦旧怀山水癖,卜居何日定相从”则是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同样有着对山水的痴迷,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与这样的生活环境相逢,过上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日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毗山之高不一里,诸山拱揖称云耳。
登临自昔有遗文,元篇宋什芬牙齿。
我寻山翠入山门,门掩龙鳞并凤尾。
松耶竹耶个个奇,丹青台殿何曾圮。
中有老僧长醉眠,日高尚未披衣起。
饮我清泉三百钟,泉香冽冽尘襟洗。
示我新诗三百篇,筌蹄脱尽生禅喜。
左有琅函右有图,瑜糜光映澄心纸。
能诗能饮复能禅,齐贯而来今有几。
我今欲住此山中,为语仆夫戒行李。
袅袅春风歇,萋萋孟夏迫。
仰看条上禽,俛念同怀客。
佳人期不来,虚馆日已夕。
归鸟赴遥岑,浮云安所适。
缅波万类驰,引领心兹戚。
携手喜临存,相见弥年隔。
壶觞岂云乐,芙蓉未堪擿。
怀抱各今古,翰墨相赏析。
叹息知音稀,莫负斯良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