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tángyànyóusuǒwánghuòmèngmiàoduì
sòng / zhāngyuángān

lánruòhuángménxiàngxiāngwàng

guānchénànxiāoquánshū

cǎoqīnhuāngjìngcháoshēngguò

fēngyóuxiǎngdiàoshāng

注释
兰若:指竹林或清幽之地,古代官署名。
黄门:宫廷侍从,此处借指博陆居所的主人。
博陆居:可能指某位贵族或名士的住所。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士人。
箫鼓:乐器,常用于祭祀或庆典。
夕墟:傍晚的废墟,形容荒凉景象。
遗风: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吊古:凭吊古人,追思历史。
一觞:一杯酒,古代饮酒的量词。
翻译
兰花和竹林中的黄门像,遥望着博陆的居所。
华贵的衣冠蒙上尘土,祭祀的箫鼓也显得稀疏。
草木蔓延到荒芜的小径,潮水拍打着夜晚的废墟。
遗留的风俗还能想象,凭吊古人后还剩下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古人遗风的追思与怀念。开篇“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一幅荒废的古祠图景,兰草覆盖、黄土裹挟的神像,映照着诗人与博陆(唐代文学家)的遥相观望,以及那已被时光掩埋的古人居所。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沧桑变迁之感。衣冠代表着古人的遗物和精神,而今朝却只剩下尘封的痕迹;箫(一种乐器)与鼓,原本用于祭祀,现在也只能在祭文中寻觅往昔的回声。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片萧瑟与荒凉。 草木长满了曾经有人踪的道路,而潮水的声音穿越着傍晚时分的废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两句,则是诗人心中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追思。尽管时间流逝,一些遗迹还能让人联想到过去,而诗人也只能通过举杯饮酒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古祠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文化和人物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雨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

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0)

西江月.泛湖

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晴芜平水远连天。

隐隐飞翻舞燕。燕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芜。

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轻过雨。

(0)

依韵和刘十秋霖

秋草更绿秋林衰,长安游客未成衣。

凄凄斗欲变寒色,一夜独语看灯辉。

(0)

古柳

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

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

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

腹肤藏蛟龙,半夜雷砰韸。

飞霆痕尚白,如斩马陵庞。

倏尔巨电至,万弩声裂缸。

又为狂风摧,所残惟朽桩。

卧干越大鼎,绝膑不可扛。

就爇以照渔,骇鳞一何厖。

始知网罟细,未足禁突撞。

隆准以脱去,城下徒焚降。

我从洲上泊,昏晓睨船窗。

始终睹变毁,欲赋挑残釭。

吾交评韩诗,险韵古莫双。

安得共咏此,但嗟各他邦。

(0)

除夕与家人饮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

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0)

月晕

月晕已知风,灯花先作喜。

明日挂帆归,春湖能几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