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这首明代陈子龙的《谒金门·五月雨》描绘了一幅江南初夏雨后的小景。"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以莺鸟的鸣叫和稀疏的雨声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远望原野上空无一人,只有零星的落花点缀在翠绿的树木间,显得孤独而寂寥。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暗示着雨后的微凉,即使炉火也无法驱散,增添了清冷的感觉。最后两句"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视线转向西楼,发现花影在夕阳下摇曳,仿佛在逗弄晴空,催促天色向傍晚过渡。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哀愁和时光流转的感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