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与家人饮》
《除夕与家人饮》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皓]韵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

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újiārényǐn
sòng / méiyáochén

xiánhánlòujìnchūnláiyìngzǎo

fēngkāiméixūnxiējīncǎo

zhì齿chǐchéngrénbáitóujiēgènglǎo

niánhuácuīqīngjìngníngchánghǎo

翻译
不要嫌弃夜漏已尽,春天的脚步应该已经临近。
春风轻轻吹开了玉砌的梅花,熏香的草药在金炉中渐渐消散。
孩童们欢喜地长大成人,白发人感叹岁月催人老。
在这光阴荏苒中,清澈的镜子怎可能永远保持年轻美好。
注释
寒漏:夜漏(古代计时器)。
春色:春天的气息。
玉砌:用玉石装饰的建筑或庭园。
薰歇:香气逐渐消散。
稚齿:幼小的年纪。
成人:长大成人。
白头:指老年人。
年华:时光,岁月。
清镜:清澈的镜子,比喻容颜。
宁:岂,难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除夕与家人饮》,以除夕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阶段的感慨。首句“莫嫌寒漏尽”暗示夜已深沉,但诗人并不觉得寒冷,因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临近。接下来的“春色来应早”进一步强调了新春的到来。

“风开玉砌梅”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绽放的情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薰歇金炉草”则暗示着旧年的香气渐渐消散,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寓言人生的更迭。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两句,诗人感慨孩子已长大成人,自己却在岁月的流逝中步入老年,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叹。最后,“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深深惋惜,以及对保持青春容颜的渴望,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除夕夜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个人成长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送鹤文总戎入觐

址年从事亚夫营,大树将军旧有名。

自古奇功多世将,几人折节似儒生。

马盘天半飞蛇路,箭听秋空落雁声。

报国祇今年正盛,戟门深对五云明。

(0)

赵北口早发

咿喔鸡声远,郎当铎语忙。

征人影在水,残月白于霜。

犬吠渔村火,风吹蟹舍香。

酒旗摇树杪,隐约似潇湘。

(0)

间居

寂寂帘垂地,新愁两发知。

春寒多酿病,暮雨不宜诗。

炉爱香存性,瓶怜花折枝。

关心看蟢子,屏角有虫丝。

(0)

横山岭

木叶辞秋林,林疏瘦山骨。

寒蝉发秋吟,声声戛清越。

寂然登高峰,遐情不可遏。

夕阳照归禽,樵响众山答。

(0)

入九排至桐太墟

猿声啼不住,远在半峰间。

岭树溪云合,村篱涧水环。

蛮烟通象郡,夜雨入猺山。

一路逢田父,提壶有笑颜。

(0)

过九江望匡庐峰

踉跄北归志不得,扁舟独棹过浔阳。

匡君抗手远相迓,旗旄列仗排青苍。

凌霄一炷炉烟直,窣地九叠云锦张。

江流转转抱飞黛,窈窕影动晶奁光。

喷薄有情吐奇秀,雕镵无语开混茫。

谪仙永叔久不作,寂寥终古穷篇章。

舟行回复绕山麓,云花帆叶随低昂。

我爱看山山看我,怡然晤对神相忘。

瀑帘千仞挂绝壁,耳根风籁鸣璁珩。

安得一瓢日坐饮,涤荡积痞湔愁肠。

前行灊霍秀遥峙,神风又借辞马当。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