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
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
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
腹肤藏蛟龙,半夜雷砰韸。
飞霆痕尚白,如斩马陵庞。
倏尔巨电至,万弩声裂缸。
又为狂风摧,所残惟朽桩。
卧干越大鼎,绝膑不可扛。
就爇以照渔,骇鳞一何厖。
始知网罟细,未足禁突撞。
隆准以脱去,城下徒焚降。
我从洲上泊,昏晓睨船窗。
始终睹变毁,欲赋挑残釭。
吾交评韩诗,险韵古莫双。
安得共咏此,但嗟各他邦。
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
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
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
腹肤藏蛟龙,半夜雷砰韸。
飞霆痕尚白,如斩马陵庞。
倏尔巨电至,万弩声裂缸。
又为狂风摧,所残惟朽桩。
卧干越大鼎,绝膑不可扛。
就爇以照渔,骇鳞一何厖。
始知网罟细,未足禁突撞。
隆准以脱去,城下徒焚降。
我从洲上泊,昏晓睨船窗。
始终睹变毁,欲赋挑残釭。
吾交评韩诗,险韵古莫双。
安得共咏此,但嗟各他邦。
梅尧臣的《古柳》描绘了一棵位于江边的老柳树,历经百年沧桑。它曾遭受蛀虫侵蚀,最终成为枯木。洪水期间,柳树被淹没,只剩枝桠像旗帜般漂浮。树干内部隐藏着蛟龙般的木质纹理,夜晚雷鸣时仿佛有战鼓声。闪电击中,留下痕迹,犹如马陵坡的壮丽景象。然而,狂风又将其摧毁,仅剩朽木残桩。即使如此,柳树仍坚韧如大鼎,无法轻易搬动。有人用它燃烧照亮渔人,鱼鳞为之惊骇,反映出渔网之细不足以阻挡巨物冲击。
诗人感叹,这棵古柳的命运如同韩愈诗歌中的险韵,独特而引人深思。他希望能与友人一同吟咏此诗,但遗憾的是他们相隔遥远。整首诗通过古柳的变迁,寓言了世事无常和自然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
辜负东风约。忆曾将、淮南草木,笔端笼络。
后土祠中明月夜,忽有瑶姬跨鹤。
迥不比、水仙低弱。
天上人间惟一本,倒千钟、琼露花前酌。
追往事,怎忘却。移根应费仙家药。
漫回头、关山信断,堡城笳作。
问讯而今平安否,莫遣玉箫惊落。
但画卷、依稀描著。
白发愧无渡江曲,与君家、子敬相酬酢。
新旧恨,两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