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命判须臾,一去一不得去。
两三竹叶成丛,被驱复向何处。
死生命判须臾,一去一不得去。
两三竹叶成丛,被驱复向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生死瞬间的决绝与生命的脆弱,通过“死生命判须臾”一句,直接点明了生命短暂且不可逆转的主题。接着,“一去一不得去”则强调了生死的不可逆性,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两三竹叶成丛,被驱复向何处。”这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竹叶的生长和被驱赶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知。竹叶的“两三成丛”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命的聚集与分散。而“被驱复向何处”则引人深思,生命的轨迹往往不由自主,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瞬间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象的引用,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奈与感慨。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也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的反思。
援琴怅独立,高月对秋堂。
美人远于月,徒望空景光。
坐忆执手时,七弦起凄凉。
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
客意如梦寐,路岐遍四方。
日远迷所之,满天心暗伤。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
惜无千金荅,愁思盈中肠。
此夕临风叹,零露沾衣裳。
万里访遗尘,莺声泪湿巾。
古书无主散,废宅与山邻。
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
凄凉问残柳,今日为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