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九疑矗矗,清湘万竹修修。
不管掀天风浪,孤鸾引凤船头。
日暮九疑矗矗,清湘万竹修修。
不管掀天风浪,孤鸾引凤船头。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一位诗人对清湘秋景的独特感悟。诗中以“日暮九疑矗矗,清湘万竹修修”开篇,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营造氛围,九疑山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高耸,清湘河畔的万竿翠竹则显得修长挺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接着,“不管掀天风浪”一句,诗人借自然界的风浪象征人生的波折与挑战,表达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孤鸾引凤船头”则是以神话传说中的孤鸾与凤凰相随,寓意着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伴侣,或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指引,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湘秋景的壮丽与静谧,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婉婉马上女,两颊莹寒玉。
弓弯敲镫踏,侧立纷相逐。
借问谁家儿,近出常山族。
儿家昔鼎贵,煌煌什朱毂。
父亲守常山,忽值胡马蹙。
起义功不成,巢倾卵亦覆。
妾身转流落,岁久无钱赎。
欲去无缘由,安得南飞鹄。
谁谓我屋宽,寝处无复馀。
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
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
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
老我于其閒,兀兀穷朝晡。
起立足欠伸,偃卧足展舒。
窗明火焙煖,似欲忘囚拘。
屋前有隙地,客舍不可无。
花阑及菜圃,次第当耘锄。
东野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我贫不全贫,尚有百本书。
泰山天下山,方山屹相对。
何时巨鳌趾,中断神斧快。
遂令齐与鲁,划若中作界。
阳坡青磝磝,阴崖白硙硙。
众峰如环城,盘盘一都会。
一径入灵岩,十里行竽籁。
飞泉何处来,石梁纳高派。
金碧閟精蓝,未到气先迈。
钟鱼集万指,陈迹向千载。
何人僧伽藜,入壁了无碍。
铁君岂知道,證此身不坏。
异类服猛逸,草木动光怪。
信知像教力,超越范围外。
年来笔墨废,政坐耳目隘。
不行万里脚,恐负三生债。
济南山水窟,岩寺风烟最。
乞我一把茅,飞身入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