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僧堂钟磬清,春溪月色特分明。
沙边宿鹭寒无影,洞口流云夜有声。
静后始知群动妄,閒来还觉道心惊。
问津久已惭沮溺,归向东皋学耦耕。
雨霁僧堂钟磬清,春溪月色特分明。
沙边宿鹭寒无影,洞口流云夜有声。
静后始知群动妄,閒来还觉道心惊。
问津久已惭沮溺,归向东皋学耦耕。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宁静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首联“雨霁僧堂钟磬清,春溪月色特分明”描绘了雨后的僧堂钟声清越,春溪上的月色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沙边宿鹭寒无影,洞口流云夜有声”则通过宿鹭和流云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宿鹭在寒冷中无影无踪,洞口的流云似乎在夜晚低语,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颈联“静后始知群动妄,闲来还觉道心惊”表达了诗人对静谧之美的深刻感悟,静下来后方能洞察世间万物的虚妄,闲暇时心灵反而被道义所触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尾联“问津久已惭沮溺,归向东皋学耦耕”则是诗人自省的结果,他长久以来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终决定回归田园,学习与土地共耕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