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二十首·其十一》
《感怀二十首·其十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三年雕一叶,为日已蹉跎。

木鸢徒跕跕,不能出网罗。

天巧固已凿,于世亦何加。

大圆惟混混,万木生条柯。

工者力常少,拙者力常多。

操斤代大匠,伤手将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感怀二十首》中的第十一首,以深沉的感慨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技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

首句“三年雕一叶”,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时间精心雕琢的过程,隐喻着在漫长岁月中对某物或某事的执着追求。接着,“为日已蹉跎”一句,感叹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并未带来预期的结果,反而让时光白白流逝。

“木鸢徒跕跕,不能出网罗”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个人的努力比作试图飞出束缚的木鸢,尽管努力挣扎,却仍然困于网罗之中,无法实现自由飞翔的梦想。这里暗含了对社会环境限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

“天巧固已凿,于世亦何加”则进一步探讨了技艺与现实的关系。认为天赐的才能(天巧)固然珍贵,但若不应用于有益于世的地方,那么这种才能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大圆惟混混,万木生条柯”两句,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比喻,指出宇宙间的规律(大圆)看似混沌,实则蕴含着万物生长的秩序。这既是对自然法则的赞美,也是对复杂世界中简单真理的揭示。

最后,“工者力常少,拙者力常多。操斤代大匠,伤手将如何”四句,通过对比工者与拙者的努力,以及普通人(操斤者)代替大匠(高超的工匠)工作时可能带来的伤害,表达了对社会分工、能力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技艺与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量力而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技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个体在复杂世界中所处位置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一

桃花偏傍谪仙居,点缀高岩今几株。

力士铛边欠何物,著鞭跨马是狂图。

(0)

自陈诗

虽惭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0)

望海潮

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东风细绕檐牙。

野色乱春,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温诏下天涯。

早画船飞楫,叠鼓鸣挝。

共挽旌幢,缓留丝竹醉韶华。江都自古豪夸。

正迷楼堕絮,月观吹花。

玉扆眷深,金瓯望重,何人暗草黄麻。归路接堤沙。

宴上林风月,紫阙烟霞。

凤检飞来,便将春色到朝家。

(0)

步蟾宫·其一

仙郎心似长江阔。妾意如、波间明月。

相随定、一带向东流,共宴乐、无时暂歇。

长生只在长欢悦。除此外、总应虚设。

笙歌里、身住几何年,十字儿、头边下撇。

(0)

念奴娇·其三王守生辰

金縢事业。庆丹青千载,勋在王室。

圣主英明平万国,天产非常人物。

岳渎分灵,熊罴符梦,五百年方出。

致君尧舜,要须纯用经术。

须信凤阁仙人,风流文采,蔼家声如昔。

献纳司存持禁橐,合历三台清秩。

倦宿承明,乞麾临郡,暂辍金闺直。

五云深处,一星今在南极。

(0)

好事近·其六

襟韵绝纤尘,炯炯夜光明月。

合是紫荷持橐,侍丹墀清切。

暗香疏影想公家,人与梅超绝。

酒罢帝城早去,占百花先发。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