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东风细绕檐牙。
野色乱春,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温诏下天涯。
早画船飞楫,叠鼓鸣挝。
共挽旌幢,缓留丝竹醉韶华。江都自古豪夸。
正迷楼堕絮,月观吹花。
玉扆眷深,金瓯望重,何人暗草黄麻。归路接堤沙。
宴上林风月,紫阙烟霞。
凤检飞来,便将春色到朝家。
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东风细绕檐牙。
野色乱春,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温诏下天涯。
早画船飞楫,叠鼓鸣挝。
共挽旌幢,缓留丝竹醉韶华。江都自古豪夸。
正迷楼堕絮,月观吹花。
玉扆眷深,金瓯望重,何人暗草黄麻。归路接堤沙。
宴上林风月,紫阙烟霞。
凤检飞来,便将春色到朝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图景。开篇“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生机的庭院之中,杨柳随风舞动,鸟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片宁静宜人的氛围。
接下来的“东风细绕檐牙。野色乱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东风轻拂过屋脊,野外花开满径,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则是对春光中的细微之处进行描绘,云朵轻柔地拥抱着太阳,小燕和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表现了春天生灵的活力与欢愉。
“温诏下天涯。早画船飞楫,叠鼓鸣挝”中的“温诏”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是春日里的和煦阳光,船只在水面上快速前进,伴随着鼓声,这些描写都透露出一种节庆气氛。
“共挽旌幢,缓留丝竹醉韶华”表达了人们共同参与节庆活动的情景,旌旗飘扬,音乐悠扬,让人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不能自拔。
“江都自古豪夸。正迷楼堕絮,月观吹花”中的“江都”可能指的是长江流域一带,这里的人们从古至今都以豪迈著称,诗人在高楼之上,望着迷离的云絮和月色中飘落的花瓣,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情怀。
“玉扆眷深,金瓯望重,何人暗草黄麻”则描绘了一个宫廷生活的画面,或许是诗人对远方某位贵人的思念之情。玉制的门扉、金色的器物都透露出一种深邃和辉煌,而“ 何人暗草黄麻”则是在询问何人在隐蔽处所作,可能是一种隐喻。
最后,“归路接堤沙。宴上林风月,紫阙烟霞。凤检飞来,便将春色到朝家”中,诗人描述了归途的景象,以及宴席上的欢乐与自然之美。凤凰山的云雾缭绕,而“便将春色到朝家”则表达了一种将这份美好带回家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南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节庆气氛浓郁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享受的深刻感悟。
轩阁竞华丽,谁肯厌丝管。
豪华既交欢,盛丽亦同玩。
鸣弦虽侑觞,惟宜素纤按。
声色方争高,耳目及中乱。
古意始兴怀,曲终情已换。
黄子寻天真,开轩名以琴。
问琴意何在,答以琴为心。
我愿听以目,与子为知音。
无弦之琴声无声,世间此曲今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