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全文
唐 / 齐光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晚岁朝真隐,皇情谅不违。

辞家五十载,今日复东归。

祖帐临青道,天章降紫微。

顾嗟轩冕者,谁与比光辉?

(0)
翻译
晚年朝向真正的隐居生活,皇帝的情谊想必不会违背。
离家已经五十年之久,今天再次向东归乡。
在青翠的道路旁设立祖帐送别,皇帝的诏书从紫微星方向降临。
回望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谁能与这归隐的荣耀相比?
注释
晚岁:晚年。
朝真隐:追求真实的隐居生活。
皇情:皇帝的情感或恩宠。
谅不违:大概不会违背。
辞家:离开家庭。
五十载:五十年。
今日:今天。
复东归:再次向东返回。
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帷帐。
临青道:设在青色的路上,指送别的地点。
天章:皇帝的诏书或旨意。
降紫微:从天上的紫微星方向下来,比喻帝王的恩泽。
顾嗟:回望并感叹。
轩冕者:指身居高位的官员,轩为车,冕为冠,代指官位。
比光辉:相比荣耀或光彩。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其内容的鉴赏可以看出诗人是在送别一位官员贺秘监归隐。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情感。

开篇“晚岁朝真隐”表达了诗人对于贺秘监选择在晚年隐居的理解和赞赏,认为这种选择是追求心灵的真正自由和宁静。“皇情谅不违”则表明贺秘监的决定与皇帝的心意相合,没有违背朝廷的期待。

“辞家五十载”揭示了贺秘监离开家庭和俗世生活已经很久,时间长达五十年,这是对其坚守官职、不离不弃的一个肯定。“今日复东归”则意味着在漫长岁月后,他终于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

“祖帐临青道”中的“祖帐”指的是家谱或宗族的象征物,而“临青道”则描绘出贺秘监回归之时,家族遗迹依然如旧。紧接着的“天章降紫微”则是对其官位和地位的一种比喻,“紫微”指的是皇帝所居之处,这里暗示着贺秘监在朝廷中的高贵地位。

最后两句“顾嗟轩冕者,谁与比光辉?”表达了诗人对于贺秘监功绩和声望的赞誉,以及对其难以找到匹敌的人物的感慨。这里,“轩冕”指的是车盖和冠冕,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象征,而“光辉”则形容其德行和业绩之明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贺秘监晚年归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贺秘监一生功绩的尊敬与怀念,以及对于他选择归隐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作者介绍

齐光乂
朝代:唐

唐人。原姓是。玄宗开元十五年,任郴州博士。后历秘书省正字、集贤院修撰、直学士,有诗送贺知章归乡。天宝五载,任宣城郡司马,后为宣城郡长史,与李白有过从。官终秘书少监。
猜你喜欢

广州元夜歌·其六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向脸开。

侧踏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球来。

(0)

和邓玄度少参楼居诗次韵·其二

竹里茅堂一径赊,半池新水浸鸣蛙。

清尊时酌云边路,野服初裁岭上霞。

斜日庭除双舞鹤,晚风门巷半飞花。

看山满载篮舆去,人拟柴桑处士家。

(0)

浮丘山居十首·其十

正喜长林下,玿珰为扫除。

谁知陵谷变,忽到水云居。

芜没真人迹,苔荒太史书。

仙家亦消歇,尘世复何如。

(0)

浮丘山居十首·其二

菌阁三城望,花蹊十亩馀。

我寻仙子宅,来就羽人居。

浥露耕瑶草,焚香检玉书。

夜阑灵籁起,人在白云庐。

(0)

溯府江而西山青水碧应接不暇得诗四首·其二

晓峰如丽人,盈盈立天外。

树为翡翠帷,水作青罗带。

阳月天气清,我行与之会。

石濑戛西风,笙歌来一派。

(0)

元夕曲·其二

绿杨垂影覆雕檐,铃铎无声玉漏添。

满院月光春似海,六街齐上水晶帘。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