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丘山居十首·其十》
《浮丘山居十首·其十》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正喜长林下,玿珰为扫除。

谁知陵谷变,忽到水云居。

芜没真人迹,苔荒太史书。

仙家亦消歇,尘世复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迁的感慨与对仙道消逝的思考。首句“正喜长林下,玿珰为扫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为清理维护的感激之情。然而,接下来的“谁知陵谷变,忽到水云居”两句,转折突兀,暗示了自然景观的瞬息万变,即便是曾经的美景也可能转瞬即逝,引人深思。

“芜没真人迹,苔荒太史书”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即使是曾经有人活动的痕迹,如今也已消失无踪,连记载历史的书籍也被青苔覆盖,显得荒凉而寂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对历史变迁的隐喻。

最后,“仙家亦消歇,尘世复何如”则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仙道的消逝象征着理想与超脱的失落,而“尘世复何如”则提出了对现实世界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变化无常的感慨和对永恒不变之物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江上赠夏明府

令尹官初试,江邦政已成。

节如秋壁峻,心拟石潭清。

愿契烹鲜理,无矜拔薤名。

操刀知善割,爱助亦吾情。

(0)

江上言怀四首·其二

岸束涛声急,轩凝野色重。

山悬神女雨,江进楚王风。

舟楫争先涉,闾阎急暮舂。

平生壮游兴,潦倒对鱼龙。

(0)

眼儿媚

庭院黄昏别绪浓,秋影小帘栊。

数声寒杵,一弦凉月,几点飞鸿。

无边旧事凭谁省,搁泪对西风。

弹阮无心,调筝转怯,思梦还慵。

(0)

浪淘沙

新雨涨银塘。杨柳轻黄。偶然经过郁金堂。

鸾镜乍开窗半启,恰好晨妆。挽髻坐闻香。

眉语商量。丁宁切莫露轻狂。

真个相怜侬自解,妒眼须防。

(0)

摸鱼儿.尊

趁西风,芰荷斜卷,冰丝晴漾清影。

吴中昨夜人初到,传到碧芽如莹。凄凉性。

爱一缕纤纤,乍渍霜痕净。烟浮半顷。

怅滋味家常,乡园梦隔,季子唤归艇。

芳洲畔,一样波明似镜。孤怀千里重醒。

鲈腮剖罢羹调美,又是豉盐香凝。江湖竞。

叹玉筋愁多,酪乳难争胜。凭栏暗省。

有几树丹枫,两行新雁,来与写秋兴。

(0)

多丽.桂花下作

嫩凉天,西风吹遍郊原。

正楼头、一声长笛,泬寥秋气堪怜。

渐芳洲、飘残黄叶,更曲沼、凋尽红莲。

秉烛心期,支筇意兴,恰逢丛桂吐华研。

小山畔,凌霜挺秀,翠荫复来圆。

还证取、香闻鼻观,无隐真禅。

对清尊、浅斟低咏,待看月影婵娟。

近露华、沾衣欲湿,奈蛩语,当户争传。

知道明年,重逢此日,萍踪飘转在谁边。

多应向,山程水驿,茸帽控丝鞭。

花如织、盛筵难再,也合潸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