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向脸开。
侧踏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球来。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向脸开。
侧踏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球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唐时期广州元宵节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氛围。
首句“谁家年少醉春杯”,以疑问的语气引出画面,仿佛在询问是谁家的年轻人在节日里沉醉于美酒之中,享受着春天带来的喜悦。这句诗不仅勾勒出了人物的形象,也暗示了节日的欢愉气氛。
次句“两朵桃花向脸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桃花比作少女的脸庞,两朵盛开的桃花仿佛是少女羞涩的笑容,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节日中的美丽与快乐。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映衬出人物的愉悦心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第三句“侧踏毡鞋双足热”,描述了年轻人在节日中穿着毡鞋,侧身行走的情景。这里的“热”字不仅指脚底的温暖,更暗含了内心的热烈与兴奋,体现了年轻人在节日中尽情享受、释放自我的状态。
最后一句“钟楼西畔打球来”,点明了活动地点和内容——在钟楼西侧进行的打球游戏。这一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不仅展现了节日中人们参与各种娱乐活动的场景,还暗示了活动的普遍性和全民性,增强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捕捉了广州元宵节的欢乐与热闹,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是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
夜雨初收晓烟泮,凉景宜人又堪玩。
今日几务乃值閒,已刻明廷罢批判。
东湖漭沆命兰舟,云散风来爽气流。
昨朝暑热避何所,讵是酷吏无端收。
花枝树叶皆生态,琳沼漪澜浑可爱。
曦先秋节悬清光,露满荷盘流沆瀣。
江毫宣砚左右随,偶然弄墨有所思。
一念圣狂分罔克,午前揽景或非宜。